摘要:技工學校《文書與檔案管理》教學要逐步深化教學內容改革,通過加強實踐性教學,完善貼近專業的授課機制,精講多練,緊密圍繞“文書”與“檔案”兩個中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關鍵詞:技工學校;文書;檔案管理;教學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文秘專業的知識內容和知識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及各種先進辦公設備的運用,對該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職業教育特色,筆者就技工學校《文書與檔案管理》教學談幾點體會。
課程知識內容較抽象,學生難以掌握
技工學校文秘專業大多采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版社推出的教材《文書與檔案管理基礎知識》及其配套習題冊。該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文書概述、文書處理、文書立卷與歸檔、檔案與檔案工作、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鑒定工作、檔案保管、檔案利用服務工作、檔案登記與統計、檔案現代化管理等。教材內容涵蓋國家職業標準《秘書》(中級)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以及與文秘專業相關的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該書雖對文書與檔案管理作了詳細的敘述,但還是比較抽象。技工學校文秘專業的學生均從應屆的初、高中畢業生招收,學生在中學的學習中從未接觸過。此外,技工學校錄取的學生沒有設定錄取分數線,學生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因此,技工學校文秘專業的學生對公文的分類與公文格式、檔案工作這兩大部分較為抽象的知識難以掌握。
授課教師的專業不對口,教學水平難以提高
《文書與檔案管理》是文秘專業的重點科目,《文書與檔案管理》一書文書部分占兩章,檔案工作部分共計有九章。由此可見,文書是學習檔案管理的基礎知識,而該書的重點應該是后者。據了解,技工學校教授《文書與檔案管理》的教師絕大部是中文或其他專業畢業的,他們雖然接受過一定的檔案專業知識的學習,但對檔案管理工作和檔案教學特點與規律缺乏了解。教師講授拘泥于教材內容,沒有進行實踐教學,更沒有及時將新理論、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及新成果教授給學生。由于授課教師專業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檔案教學經驗,故教學水平難以提高。上述兩大問題導致文秘專業《文書與檔案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的知識視野較窄,獨立工作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較差,因而畢業生大多不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要使《文書與檔案管理》教學走出困局,貼近就業,筆者認為當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逐步深化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和配套習題冊是科學地、合理地組織教學全過程的主要依據。教師要深入細致地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確立教學目的,弄清重點、難點,從而制定實施計劃。在課堂教學中具體的做法是:教師首先簡要概述教材,然后著重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學生則多做練習,從而形成教(析疑)—學(練習)—查(督促)—鞏固知識的過程,使專業知識的形成前后有序、環環相扣。這樣教師就能在教學中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將文書、檔案知識的“點”形成《文秘與檔案管理》這門課程的“面”,變抽象為直觀。
加強實踐教學學生在進入專業課學習的初期,學生對文書、檔案都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感到很新奇。在教學中一定要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及時結合,跳出舊教育模式的約束,強調反復訓練與技能積累,加大實踐訓練的比重,按科學規律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文秘與檔案管理》教學應改革過去純理論教學的模式,加入實習課的教學內容,并對理論、實習進行循環性教學,即先講授兩周的理論課,再進行兩周的實習課,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習加深對檔案理論知識的認識。實習可打破傳統形式,可到學校的綜合檔案室、用人單位頂崗實習,也可到市、縣的檔案館參觀學習。理論與實際操作的有效結合,能形成良性的循環鏈。此外,教師可以對課程及實踐教學進行課題分解,確定每個課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所需課時。這樣靈活的設置,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完善貼近對口專業的授課機制在實際教學中應選派貼近檔案專業或從事該專業工作的教師任教。因為,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內容很深奧,它包含了深刻的思維和豐富的智慧。貼近專業的教師任教,無疑能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和優勢,教學更能得心應手,從而避免學生理論與實習脫節、高分數低技能現象的出現。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應加強對教師實行在職培訓,著力培訓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訓的重點是要求教師掌握教材特點、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特別要掌握教學研究能力。
綜上所述,在《文書與檔案管理》課程的教學中,應精講多練,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和講解,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
梁健平(1964—),女,現為廣東省肇慶市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檔案專業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