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來,能稱得上朋友的寥寥無幾,所以我很珍惜友情,對朋友非常真誠。可是不久前;我平生第一次為一份友情畫了個句號,之后感到一種無法言語的解脫。
都說學生時代的友誼最為珍貴,因此我尤其看中同學情。我的一位男同學,高中畢業后靠他父親的關系進了銀行。這個同學讀書的時候和我可以說是很談得來,我們經常一起去上學,他為人也很仗義,有一次我被鄰班的同學欺負了,他為我打抱不平以至于和那個男生打了一架。十多年后同學聚會,他一身西裝筆挺,開著小車來的,但其行為言詞猥瑣,甚至談到了找“小姐”,與從前判若兩人。在那樣歡樂的氛圍下,他的思緒卻游離了群體,喋喋不休地在我面前訴說個沒完,說他現在如何有錢有勢,完全將同學聚會當成炫耀資本的場所。聚會之后,他的手機短信不斷,比如“梅,你現在過得好嗎?這么多年我一直忘不了你。”“你是我今生最牽掛的人”等等,在沒有任何鋪墊的基礎上,曖昧的短信仿佛給悠遠的純情蒙上了一層厚重的濃霧。我思量再三,終于在手機上敲下了“你我之間不過是同學關系,僅此而已”一行字,然后,手指輕輕一摁,一秒鐘的功夫,如同為一篇文章的結束打上了一個句號,輕松地結束了我們的一段友情。
捫心自問,我其實還是很珍惜友情的,但是即使是朋友,不論男女,距離的遠近任人把握,友情的延續是以雙方的契合程度為前提的。三毛有一句名言: “友情不可費力經營,這一來,就成生意。生意風險艱辛大,又何必用到朋友這等小事上去?”在這個倍感壓力的社會,人人都在追求輕松隨意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切順其自然,親疏隨緣,于人于己都有利。記得德·希勒曾說過“親戚是不可選擇的,而朋友卻可以”,那么,在特定的情況下不妨給友情畫一個句號,也算是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