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一種與重瞼成形術同時進行的簡單有效的內眥贅皮的矯正方法。方法:行重瞼成形術同時,利用橫行切開內眥贅皮,并深部固定內眥點以矯正內眥贅皮。結果: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應用本法共矯治內眥贅皮患者79例,71例獲得完整隨訪,除1例內眥贅皮復發外,其余均獲得滿意效果,術后1個月復查,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內眥部瘢痕增生,3個月-1年瘢痕增生消失。結論:本方法術前設計簡單,操作靈活,手術效果好,術后瘢痕不明顯。
[關鍵詞]內眥贅皮;重瞼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7-0928-02
內眥贅皮是發生在內眥部的縱向弧形的皮膚皺褶。又稱蒙古皺襞,皺褶將內眥角及淚阜部分或全部遮掩,使兩內眥間距離加寬,有礙眼外形美觀。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術者采用本法矯治各種類型內眥贅皮共79例,術后效果較好,適用于除倒向型以外的各種類型的內眥贅皮。
1 臨床資料
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要求行重瞼并同時矯正內眥贅皮者79例158眼,女性65例,男性14例,其中2例為先天性上瞼下垂同時行上瞼提肌前徙術矯正上瞼下垂。年齡15-47歲,平均24歲。隨訪1個月-2年,平均半年。
2 手術方法
2.1 就醫者平臥,設計重瞼線,于上瞼畫出重瞼皺褶線,并向內眥部延伸,接近內眥點。囑就醫者睜眼,標記新的內眥點。
2.2 局麻成功后,沿設計線切開皮膚,剪除上瞼部分瞼板前眼輪匝肌,如需要可去除部分眶隔脂肪,自內眥處橫向剪開內眥贅皮至新內眥點。
2.3 充分分離并離斷異位的眼輪匝肌,去除部分肌肉及鼻側軟組織,以達到內眥贅皮處張力的最大化松解。
2.4 用5-0尼龍線將內眥點皮下組織向其鼻側下方固定于側鼻筋膜處,為固定牢靠可加縫一針。
2.5 在形成真正的內眥點后,修剪皺縮的上下瞼內眥部皮膚,用5-0或6-0尼龍線縫合傷口并常規形成重瞼。傷口涂油膏,5天后拆線。
3 結果
本組病例共79例,獲得完整隨訪71例,隨訪1個月-2年,平均半年。其中就醫者滿意,達到內眥贅皮消失,淚阜顯露適中,內眥間距縮短,重瞼形態自然者68例,基本滿意1例,1例因同時行上瞼下垂矯正術使內眥部重瞼形態不滿意,1例內眥贅皮復發,考慮因內眥固定不牢靠或早期揉眼致固定線結脫開,但未行二次手術。40例就醫者于術后1個月左右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眥部瘢痕增生,3個月-1年瘢痕增生消退。
4 討論
4.1 內眥贅皮是內眥部縱向的半月形皺襞,它遮擋內眼角,使眶距增寬,嚴重影響美觀。內眥贅皮在亞洲人中發生率較高,尤其是在單瞼人群中,約占70%。部分重瞼手術由于未能有效矯治內眥贅皮,進而影響了重瞼手術的術后效果。但是,由于擔心和恐懼內眥贅皮矯正手術術后遺留瘢痕和術后復發等問題,有些患者不愿接受該手術,這也一直是困擾臨床醫生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點上,筆者認為有明顯的內眥贅皮應該得到有效的矯正,才能真正得到一雙淚阜顯露適中,眶間距適度,瞼裂長度與重瞼寬度成比例的美麗的眼睛。
4.2 內眥贅皮為東方人的種族特征之,但其解剖學成因并未完全清楚。有學者認為“內眥贅皮的形成與贅皮下眼輪匝肌及纖維脂肪組織肥厚,眼輪匝肌對皮膚產生異常的張力”有關。還有學者提出“內眥贅皮的解剖學成因是由于上下眼瞼眼輪匝肌在內眥起始部錯位、錯構所致,內眥部眼瞼皮膚的形態分布是由眼輪匝肌肌纖維的走向所決定”。根據以上觀點,筆者認為內眥贅皮的矯正并不只是簡單的去除內眥部“多余的”皮膚,而是要去除內眥部錯位的部分眼輪匝肌,徹底松解錯位、錯構的眼輪匝肌肌纖維對內眥部皮膚的異常張力,從而達到有效的矯治內眥贅皮。
4.3 以往矯治內眥贅皮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Stallad“z”成形術,雙“z”成形術,V-Y成形術,Mustarde內眥贅皮矯正術等等,手術方法多種多樣,各有特色,但這些手術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手術設計復雜,初學者很難掌握;手術操作繁復,皮瓣過小、過多,容易造成皮瓣部分壞死,傷口瘢痕等問題;再有就是手術創面位于皮膚表面,術后瘢痕明顯等等。
4.4 本方法總結了前人的手術經驗,根據內眥贅皮的眼輪匝肌肌纖維在內眥部錯位的解剖學基礎,術者在行重瞼成形術的同時,選擇內眥贅皮橫行切開,去除部分錯位的眼輪匝肌肌纖維,將內眥點固定于深部的側鼻筋膜,防止內眥點的再次移位,從根本上矯治內眥贅皮。本手術方法簡單易行,術后效果明確,而且皮膚面瘢痕較少。從術后的隨訪觀察,仍有近60%的受術者甲期都存在內眥部瘢痕增生的現象,這說明該手術術后內眥部皮膚張力依然存在,但是,從術后3個月到6個月的隨訪觀察看來,早期的瘢痕增生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較好的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