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切除聯合優化脈沖技術(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治療淺表性瘢痕的效果。方法:40例淺表性瘢痕患者手術切除后采用OPT治療,一個療程治療3-4次,每次間隔時間3-4周。結果:本組患者經聯合治療后,瘢痕表面變平滑、色素-沉著淡化或消失,外觀改善滿意,有效率高達92.5%。結論:優化脈沖技術是新一代強脈沖光子技術,聯合手術切除治療淺表性瘢痕相對于傳統方法副作用少,不影響日常工作,臨床療效顯著,是目前治療淺表性瘢痕較為理想的方法。
[關鍵詞]手術;優化脈沖技術;淺表性瘢痕
[中圖分類號]R61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7-0948-02
為了解決淺表性瘢痕手術后遺留瘢痕或色素沉著等問題,進一步探討新的治療淺表性瘢痕的綜合方法,2005年9月-2006年12月,我們采用手術切除聯合優化脈沖技術(0ptimal PulseTechnology,OPT)治療淺表性瘢痕患者40例,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4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9-59歲,病程2-15年;其中頭面部15例,腹部8例,上肢12例,下肢5例。所有患者為無瘢痕體質。
1.2 治療設備及參數:采用Lumenis one強脈沖光治療儀(美國Lumenis生產),波長515-1200nm,光斑大小3.5cm×1.5cm/1.5cm×0.5cm,能量密度10-32J/cm2,脈寬3.0-60ms,間隔1.0-120ms。
1.3 治療方法:40例患者全部手術切除后采用OPT治療。
1.3.1 手術治療:首先根據術后傷口的無張力縫合或皮瓣的轉位修復設計病變切除線,然后對術區進行常規消毒鋪巾,1%利多卡因+1/200 000鹽酸腎上腺素局部麻醉,沿設計線完全切除瘢痕組織,用電凝刀仔細止血,在創面過大時可作創緣皮下的適當游離或鄰近皮瓣移位,以減少縫合時的皮膚張力。用3-0或0號絲線做皮下減張縫合,最后用5-0無損傷絲線作皮膚的連續縫合。術后傷口加壓包扎,給予靜脈或口服抗生素3-5天,術后第3天換藥,面部第6天拆線,其他部位8-10天拆線。
1.3.2 OPT治療:在患者拆線后3-6個月進行傷口照射,平均3次為一個療程,每次間隔時間4周。治療時首先在切口部位局部涂抹冷凝膠,采用波長為515-1200nm的OPT光子治療儀進行治療。在局部表面進行均勻掃描,盡量避免重復。治療參數一般選擇600nm以上的濾光片,設定脈沖為雙脈沖或三脈沖,第一脈沖寬度3.0-6.0ms,第二脈沖寬度3.5-8.0ms,第三脈沖寬度3.0-8.0ms,間隔時間20-35ms,能量密度為18-23.1/cm2。治療參數的設定依據患者的膚色、敏感程度及耐受程度調整。如膚色白、皮損色澤較淺、較能耐受的患者,適當縮窄脈寬,縮短間隔時間,提高能量密度,以便得到滿意的臨床效果。反之,局部瘢痕較黑或色素沉著顏色較深者,則需相應延長脈寬及間隔時間,以提高安全性并減少副反應。治療時可見周圍皮膚輕度發紅,色素沉著顏色明顯加深或變灰暗,治療后局部冰敷30min。部分患者治療后感局部疼痛,冰敷后多能緩解。外噴表皮生長因子,再涂抗生素眼膏,促表皮恢復,預防感染。治療后囑患者注意防曬,避免或減少色素沉著。
2 療效評價標準
術后半年,經隨訪采用目測法,判定其療效。治愈:相距1m遠觀察面部淺表性瘢痕基本消失,色澤恢復正常;顯效:淺表性瘢痕消失80%以上;有效:淺表性瘢痕消失50%-80%;無效:經治療后瘢痕無明顯改善。
3 結果
40例患者,治愈11例(27.5%),顯效18例(45%),有效8例(20%),無效3例(7.5%),總有效率92.5%。治療后有效的37例患者,其中12例隨訪一年,22例隨訪半年,效果良好,其余3例失訪。所有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傷口感染,聯合治療組有4例拆線后傷口部分淺表裂開,經免縫膠布拉攏及局部換藥后愈合,未形成明顯瘢痕。典型病例治療前后照片。
4 討論
瘢痕是各種創傷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膚組織外觀形態和病理學改變,是傷口愈合中一種正常、必然的生理反應。目前治療面部淺表性瘢痕的方法較多,有傳統的手術切除、激光治療、化學剝脫及砂紙磨削術等,其適應癥狀、患者接受程度、療效與復發也各不同,切除縫合法部分患者由于松解對位不正確、張力較大,可能造成遺留明顯或與皮紋不一致的瘢痕,術后效果不足很理想,對瘢痕的改善不甚滿意。而目前常用普通激光治療瘢痕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燒灼、汽化、切割、凝固及散焦等特有作用,去除瘢痕組織或損傷瘢痕內血管、抑制膠原合成和細胞增殖及誘導細胞凋亡,達到對不同種類及不同部位瘢痕的治療。雖然這些激光治療瘢痕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紅斑、色素沉著或療效差,容易復發等。
優化脈沖光子技術是目前最新一代強脈沖光子技術,即完全可控的強脈沖光子技術。其波長為515-1200nm,光斑大小為3.5cm×1.5cm/1.5cm×0.5cm采用OPT治療淺表性瘢痕,是利用強脈沖光的選擇性光熱解原理,皮膚中的色素細胞被選擇性吸收、破壞。同時,強脈沖光作用于瘢痕區域皮膚組織,生理刺激作用和光化學作用,使皮膚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重新排列并恢復彈性,從而使瘢痕得以軟化,接近于正常組織。并可通過光熱解作用,在不損傷皮膚的前提下,強脈沖光破壞、分解色素細胞,破壞的色素細胞被組織細胞、淋巴細胞吞噬,隨淋巴道代謝,治療瘢痕色素沉著。
OPT在普通的強脈沖光治療儀的基礎上加大了電容,使發射的強脈沖光能量幾乎不衰減,能夠使均一的強度作用于成纖維細胞,通過“光化學作用”激活成纖維細胞,刺激Ⅰ、Ⅲ型膠原蛋白增生,膠原層增厚,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重新排列。同時由于OPT的脈寬短,脈沖能量密度低,加上治療光頭的同步冷卻功能,保證在有效治療病損的同時正常組織不受損害,實現了真正的“無創治療”,臨床療效明顯提高。OPT在治療中能量密度不衰減,所以發射的能量密度不用選擇過高,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減輕了治療的疼痛。我們應用手術聯合OPT光子治療儀Lumenis one治療淺表性瘢痕40例,11例治愈(27.5%),18例顯效(45%),8例有效(20%),3例無效(7.5%),總有效率92.5%,療效顯著。治療中應依據患者瘢痕情況調整適當的治療參數,一般選擇一個測試光斑,從低能量開始逐漸升高能量,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如果治療局部皮膚明顯發紅,患者有明顯疼痛感,應適當降低能量密度。OPT治療瘢痕損傷小,副作用少,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水腫、水皰、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個性化調節參數,可防止不良反應發生。40例患者中有2例活動部位瘢痕色素沉著部分治療后局部出現細小水皰,10天后結痂脫落,無新瘢痕形成及色素沉著加深。患者按療程治療,保持3-4周的治療間隔。
OPT是強脈沖光子技術的又一技術革新,其優點是光斑大小可選擇,能量均勻不衰減,與手術聯合治療淺表性瘢痕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恢復快,療效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