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脹法脂肪抽吸術具有出血少、吸出脂肪徹底、安全有效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做好相應的護理則至關重要。我科自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受術者112例,術后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12例(女性110例,男性2例),年齡18-57歲,共抽吸148個部位(上腹部45例,下腹部67例,雙側髖部8例,雙臀部4例,雙大腿內側11例,雙大腿外側9例,雙小腿5例,雙上臂3例),術后1-6個月隨訪105例,效果滿意。
2 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首先與受術者耐心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是否正常,確認正常后方可向受術者講明:①任何美容手術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善,以消除其不切實際的幻想。②向其講明肥胖的機理。⑧告訴受術者手術并發癥是可以預防的,良好的麻醉可以免除術中疼痛,使受術者對手術的成功充滿信心。④告知受術者術后應按醫囑執行,適當休息,定時復查,特別要征求家人同意,得到家人的陪同。
2.2 讓受術者觀看存放的術前、術后照片對比,介紹醫生技術水平及成功病例。增加其對手術醫師的信任程度,使其有安全感。
2.3 測體重及抽吸部位圍度并記錄,以便評估手術效果。術前一日沐浴,局部隱蔽處如臍部、腋窩、外陰等處,要徹底清洗,必要時剃毛。
2.4 術前一日備好器械包。備好術中所需的藥品和術畢需要的彈力褲或腹帶等,當日術前配合醫師進行手術部位的標記和醫學資料照片的拍攝。
2.5 檢查儀器性能是否良好,壓力表達到0.08-0.1Kpa,管道通暢、連接正確。
3 術中護理
3.1 配制腫脹液:0.9%生理鹽水500ml,2%鹽酸利多卡因20ml,0.1%鹽酸腎上腺素1ml,5%碳酸氫鈉20ml,倒入無菌治療碗中混勻,這樣配好的鹽酸利多卡因濃度為0.08%左右。 一個抽吸部位需要腫脹液500-1500ml,并注意現用現配。
3.2 心理護理:對精神緊張的受術者,術中可主動握住她的手或撫摸她的頭部,與其交談有趣的話題,借以分散注意力,讓手術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
3.3 吸引過程中,隨時觀察引流瓶中液體的量、顏色,瓶中液量不宜超過2/3,一旦達到,及時通知醫師停止抽吸,更換引流瓶。嚴密觀察受術者的面色、脈搏、呼吸及精神狀況,若出現面色蒼白、心慌乏力、四肢濕冷,應快速輸入大量晶、膠液體,并給予氧氣吸入。及時觀察病情變化,若病情好轉,可減慢輸液速度,病情不見好轉,立即停止脂肪抽吸。
3.4 協助醫師觀察抽吸部位是否均勻,盡量避免高低不平現象,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 術后護理
4.1 加壓包扎:術畢切口用無菌敷料均勻放置整個抽吸部位表面,以彈力短褲、彈力套、腹帶等加壓包扎固定,加壓包扎必須一絲不茍。同時向受術者講明加壓包扎的重要性,諸如加壓包扎可起到壓迫止血,預防血腫,促進皮膚的彈性回縮,有助于術區抽吸隧道粘連愈合,適當加壓包扎還可以減輕術后疼痛等。
4.2 根據脂肪抽吸部位的面積大小,酌情安放引流管或負壓吸引囊:保持引流通暢,一般于術后36-48h拔除引流管,及時排出囊內液體。術后12h內可適當輕微走動,促進腫脹液的排出,24h后盡量臥床休息,禁止上下樓梯或劇烈活動,防止皮下積液、血腫的發生。
4.3 記錄抽吸量、血液、脂肪與腫脹液的比例,根據受術者情況適當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觀察體溫變化,術后3日可有低熱,一般不超過38℃,如體溫過高需及時與醫師聯系,術后7天拆線,繼續穿彈力加壓服3-6個月,配合醫師完成術后醫學照相,以便作為治療前后的對照。
4.4 拆線后囑其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按時復查,以觀察瘀斑消除和感覺恢復的時間。
5 討論
我科112例脂肪抽吸術及體外超聲吸脂術的實踐證明,脂肪抽吸可使受術區局部脂肪大部分排出體外,真正達到想瘦哪就瘦哪的目的,深受受術者歡迎。術后避免暴飲暴食或缺少運動,導致術區剩余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再次出現輕度肥胖現象。因此脂肪抽吸后適當的飲食控制及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
脂肪抽吸后常見的并發癥有:血清腫、皮膚瘀斑、暫時性感覺減退、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皮膚凹凸不平或不對稱、局部發硬等,其中暫時性感覺減退、局部發硬均為愈合過程中的正常反應,告訴受術者3-6個月自動恢復,不必緊張;醫師精湛的技術和正確的圍手術期護理是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關鍵。另有報道脂肪栓塞、質性肉芽腫等并發癥,但我科至今未發現。雖然并發癥的發生屬個別現象,但對受術者有較大影響,此時要及時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安撫受術者情緒,讓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并配合治療,就能在短期內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