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致傷因素導致面部損傷,不同程度地遺留瘢痕,給患者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我科自2000年采用微晶磨削術治療各種面部凹陷瘢痕79例,經隨訪觀察,均獲得了滿意療效。
1臨床資料
本組79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49例,年齡21~45歲。痤瘡瘢痕居首位共48例,同位素治療血管瘤遺留瘢痕13例,外傷11例,水痘瘢痕7例,79例患者均為病情穩定1年以上,皮膚損害面積最大者25㎝×20㎝,最小者3㎝×5㎝,治療后無需住院。
2材料和方法
2.1 治療方法:治療前潔面,并用75%酒精消毒治療部位,連接微晶磨削儀手柄及磨削頭,根據患者的皮膚特征和治療部位選擇適當的能量檔次,微晶粒子一般選用細晶粒,皮膚較粗糙有桔皮樣改變或有凹凸相間性瘢痕的可以選用較粗的晶粒。患者平臥,將治療手柄在患病部位,從里到外,由上到下來回移動,移動的速度要均勻,每次治療時間為20min,磨削的深度以患者治療部位出現紅色或點狀出血為宜,范圍應超過瘢痕邊緣1㎝,用紗布輕輕除去散落在面部皮膚上的微晶和皮屑,常規用氯霉素眼藥水清洗創面,如創面嚴重滲出,要求患者保持創面干燥,滲出時采用金霉素眼膏抹創面。根據患者的愈合情況,可治療1~3個療程,6次為一個療程,每次治療間隔21~30天,治療期間不得用手抓摸治療部位及剝脫痂皮,痂皮自然脫落后應注意防曬,避免局部皮膚產生色素沉著。
2.2 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面部皮膚損害,病人因面容缺陷,常感到苦惱不安,自卑感強,有的甚至產生嚴重的精神壓抑,術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評估,作好疏導工作。
3療效判定標準和效果[1]
治愈:瘢痕平整,原發皮損全部消失,皮膚恢復正常。顯效:距離30㎝觀察病變部已有明顯好轉,患者滿意。無效:術后局部無變化。結果:痊愈35例,顯效40例,有效4例,創面愈合時間以上皮組織生長良好,平均愈合時間10天。
4討論
皮膚磨削術是整形美容外科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2]。傳統的砂紙摩擦法,線刷摩擦法,碳化硅摩擦法,都具有磨削深淺不易控制,磨削不均勻,并且術后滲出多,還要加蓋厚層敷料,脫痂時間長等缺點,微晶磨削克服了以上這些缺點,在美容整形外科已廣泛應用。
微晶磨削是在真空泵的作用下通過負壓吸引管和微晶循環管兩套管道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高速循環的微小晶體沙粒對皮膚產生吸附和摩擦作用,使局部瞬間造成數萬個細微的窩狀創面,使皮膚的角質快速脫落,刺激面部組織產生創面修復反應,由周圍的新生組織通過爬行替代作用和膠原蛋白的增生重組達到原有瘢痕的改善與修復。我們應用微晶磨削術治療面部淺表凹陷瘢痕,其操作簡單,療效確切。
選好臨床適應癥,掌握好磨削術的深度和部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磨削的深度與治療效果有密切的關系,過淺則達不到治療目的,過深則破壞大部分真皮層,容易形成新的瘢痕,創面呈點片狀出血是判斷是否達到磨削深度的標志[3]。對于較深的瘢痕不要一次磨平,較深的瘢痕往往需要幾次手術,才能獲得滿意效果。
磨削術術后要注意避免陽光暴曬,以免引起色素沉著。該組79例,出現色素沉著8例。一般來說,皮膚較黑或伴有黃褐斑者在磨削術后色素沉著發生率較高,囑病人治療后盡量少出門,必要時帶太陽帽,可適當口服VitC、VitE,避免面部色素沉著的發生。若出現色素沉著,一般可以在4~6月內自行恢復。
[參考文獻]
[1]蔡國斌,李海東,張易, 等. 全顏面皮膚磨削術治療面部痤瘡瘢痕[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3):192.
[2]宋儒耀, 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92.
[3]李諄,查元坤,高嵐,等. 磨削術治療痤瘡瘢痕2400例臨床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00,9(4):268.
[4]易陽艷,胡瓊華,林 濤,等.皮膚磨削儀在瘢痕整形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2,6(22):3417.
[收稿日期]2007-04-05[修回日期]2007-08-23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