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另一頭連著的是寬容,誠摯的道歉往往能贏得尊重和寬容。作為行政首長,于幼軍降低姿態,維護了一個誠懇的、敢于承擔責任的政府形象。
山西,一個生產資源,生產事故,因而也生產新聞的地方。
于幼軍,一個習慣了成為媒體焦點并會讓媒體感到興奮的官員。
6月,山西的“黑磚窯”虐工案,于幼軍再一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知在于的政治生涯中曾經有過或者還會有多少個難熬的時刻,但這一次注定讓他難忘,或許多少年之后再憶起,還是一身冷汗也未定。
暴風雨之下的應對
“黑磚窯”虐工案驚動了中央領導,也轟動了全國。
5月底,山西洪洞警方破獲一起黑磚場虐工案。

6月7日起,勢不可擋的輿論浪潮席卷山西,并向全國蔓延。
隨后,無法控制的輿論浪潮引起了國家最高層的關注。胡錦濤、溫家寶、吳官正、李長春等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國務院聯合調查組到達太原。
而在“黑磚””炒得沸沸揚揚,中央對之作出批示之前,山西省政府甚至沒有從正式渠道得到下級的匯報。于幼軍事后說。
從那時開始,暴風雨中的山西各級政府開始應對來自輿論和各方的迅速膨脹的壓力。而所有的壓力最終呈現在省長身上。這是一場莫大的考驗,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勇氣,還有臨危不亂的駕馭能力。平穩狀態往往并不顯示一個人的才華,逆境和危機中的承受壓力及反彈能力卻是最考驗人的。于幼軍的表現又如何呢?
6月13日, 于幼軍先后接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的批示。隨即研究親自部署解救被拐騙農民工、打擊“黑磚窯”犯罪行為、整治非法用工等工作。
6月14日,成立打擊非法用工解救被拐騙民工專項行動領導組,運城、臨汾、晉城三個重點市公安機關按照省的統一部署連夜開展清查行動。
6月15日上午11點,于幼軍收到代擬的《關于開展整治非法勞動用工和打擊“黑磚窯”專項行動的通知》稿,親自修改定稿,當天中午簽發。并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6月17日,召集領導組織會議,再次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對進一步做好打擊黑窯主、在全省范圍內清理非法用工作出具體部署。
在幾天的時間里,山西公安系統出動4萬多警力,在全省“地毯式”檢查小磚廠、小采礦廠、小冶煉廠8760處,解救被拐騙農民工359人,刑事拘留涉嫌違法犯罪人員35人,行政拘留24人,其他治安處罰38人。
6月20日上午,國務院第181次常務會議聽取山西“黑磚窯”事件調查處理初步情況匯報。于幼軍列席國務院會議,作了匯報和檢查。
至此,于幼軍作了一個正常政府在危機中應有的反應。然而,事件本身的惡劣以及影響的惡劣,使得這一切并不足以平民憤,輿論依然高漲。
某種程度上,危機是輿論的危機,贏得輿論是化解危機的重要因素。于幼軍一直高度關注網上的反應,但山西省和地方相關官員并沒有重視,以至于他在后來的經驗總結中對此耿耿于懷,“沒有敏銳把握網絡、媒體的輿論動向,喪失了輿論的主動權。” 這被于作為經驗和教訓特別提了出來。
“不要拿‘防火、防盜、防記者’的心態來對待媒體。山西存在問題,可以揭露和批評,但還應引導媒體客觀報道事件,在報道陰暗面之外,也能對政府現在的積極作為進行如實報道,這樣才能獲得大眾支持。”事后, 在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于幼軍再一次對山西宣傳部門在黑磚窯事件中的表現給予了批評。
真誠道歉化解危機
畢竟是當過宣傳部長的,他知道贏得輿論意味著什么。
6月22日下午,在“黑磚窯”事件通報會上,于幼軍代表省政府向受到傷害的農民工兄弟及家屬道歉,并向全省人民檢討。
“近期發生在我省運城、臨汾、晉城一些黑磚窯的刑事犯罪和非法用工行為,侵犯了農民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在國內外造成了很不好的政治影響。作為一省之長,我難辭其咎,深感內疚和痛心,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到傷害的農民工兄弟及家屬,表示道歉!向全省人民檢討!”
在隨后的一次專訪中,有記者問于,“作為省長,為何要向社會道歉檢討,你覺得自己冤不冤?”于的回答頗為得體,“只要在山西土地上發生的傷害百姓的事件,不管什么原因,我都負有責任。現在出現了如此嚴重、惡劣傷害民工、未成年人和智障人員的事件,我確實深感內疚和痛心,道歉和檢討是最起碼要做的!進一步反思,到山西工作快兩年了,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這類問題,這起碼是失察啊,檢討是應該的。” 讓人感覺情真意切。

“我希望以我的道歉和檢討,能夠教育、警醒山西各級干部今后要高度重視這類問題,不能漠視生命,不能怠慢人民!也以此向社會表明,我們是對人民負責的政府,這種負責既表現在一經發現傷害人民的犯罪行為就堅決依法打擊,也表現在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使人民受到傷害,就要向人民檢討。”
道歉的另一頭連著的是寬容。誠摯的道歉往往能贏得尊重和寬容,至少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民眾的不滿情緒,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作為行政首長,于幼軍降低姿態,維護了一個誠懇的、敢于承擔責任的政府形象。
適時的、誠懇的道歉其實是一種政治智慧。這位哲學博士顯然深諳此道,這不是第一次。
在2007年的1月29日,山西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的于幼軍專門就2006年煤礦重特大安全事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和未完成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指標,向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檢討自己的領導責任,表示自己應負“領導不力的責任”,并為此“深感內疚”。這在當時得到普遍的贊許。
坦陳的背后是直面和透明。能有這樣的勇氣和智慧得益于其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南方多年的孕育,而從那時起,于在政府公關方面于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2003年初,于和《深圳,你被誰拋棄?》網文作者的那一場對話,至今仍被人稱道。一位市長因為一篇網文與一個普通網友進行一場面對面的對話,暢談一座城市的今日與未來,在國內尚屬首例。
那次對話中,于幼軍承認深圳的發展確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政策優勢、區位優越減弱的情況下,深圳要高起點、高標準發展,面臨著“百上加斤易,千上加兩難”的態勢。同時,深圳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加入世貿后,外資進入中國投資取向發生了變化;二是深圳經濟結構的變化;三是深圳面臨向現代化大城市邁進的轉折時機。但于同時表態,只要深圳人自己不拋棄深圳,誰也拋棄不了深圳。
于肯定了實事求是、善意的批評對深圳是一種巨大的促進。那一場對話,被視為是深圳民間思想活躍的一個標志。不只是一次公關,從那時起,深圳市政府直面問題,更加務實地啟動各項改革。
所以,他也是務實的。離開南方到了山西,于幼軍得到最多的評價還是務實。
危機公關務虛也務實
在任何的公關中,尤其在危機公關中,沒有人會滿足于一個務虛的政府和一個務虛的行政首長。在這一次的“黑磚窯”虐工案中,在于的道歉之外,人們更期待政府亡羊補牢的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并建立有效的機制避免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事件之后,于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反思,亡羊補牢,切實改進和加強政府對社會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提高各級干部的素質和執政能力。
他總結了造成這一事件和這類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和教訓:一是暴露出山西對企業勞動用工和流動人口的依法監管不到位,尤其是農村地區存在明顯漏洞和薄弱環節。長期以來,政府有關部門對農村地區的小作坊、小礦山、小磚窯、小工廠等勞動用工問題疏于管理,基本處于失察和失控狀態;二是暴露出山西省一些地方的農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未能認真履行職責,個別村干部甚至包庇縱容黑窯主,致使農民工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時;三是暴露出一些黨政企干部政治素質不高,政治敏銳性不強,沒有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對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健康和重大切身利益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針對這些問題,于幼軍說他最近帶一個小組正在進行調研,爭取盡快拿出今后加強政府經常性監管工作的對策措施,建立起長效機制,切實改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與此同時,于幼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作出承諾,對于在黑磚窯事件中,凡是被網絡、媒體和群眾舉報涉及各級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存在失職、瀆職和腐敗行為的,都必須有案必查,查實必處,根據事實和證據,涉及到哪一級干部的問題,就依法紀追究哪一級干部的責任,絕不姑息遷就;對“黑磚窯”事件中涉嫌拐騙、強迫工人勞動、非法使用童工和智障人員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須依法嚴肅處理,決不讓其逍遙法外。并將查處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應當說,于幼軍的自省和表態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行政首長在危機當中應有的魄力。
最后因“黑磚窯”事件,山西省內共有95人被受到行政處分。“處分 的力度是山西有史以來最重的。恐怕也是全國范圍內因一次具體事件而處分官員最多、最重的一次。” 于幼軍說。盡管有媒體質疑,這樣的處罰“避重就輕”,但他認為,“在法治社會,對官員的處分也要講究一個度,是什么責任就追究什么。” 而此前,國內對相關官員在類似事件中應受何種處分規定得并不清楚,于幼軍解釋,也是考慮到這個原因,所以沒給他們更重的處分。
于是,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正式出臺了11項法規和制度文件, 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和嚴格的問責制,以此加強農村地區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于許諾,在這11個法規和制度文件公布之后,對官員的處理將更加嚴厲,絕不姑息放縱。
在會上,還出現了這樣一幕,于幼軍站起來向與會人員鞠了一個躬,拜托官員避免黑磚窯事件的重演。這讓人想起了2006年于在全票當選省長后說的那一番話,“站起來當傘,為民眾遮風擋雨。俯下身做牛,為人民鞠躬盡瘁。”
山西人民用“山西有希望了”來表達對他的信任。于說,一定不辜負人民的厚愛和信任。
歷史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