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貴州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加強,持續增進與東盟合作是貴州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關于如何與東盟合作的理論研究絕大部分觀點都是通過售賣資源來實現短期的量上增長。筆者認為不能只注重“走出去”而忽視“引進來”,制造業在東盟國家有較強的技術和規模優勢,引進東盟各國先進的制造業,運用與東盟合作的收入以轉移支付的方式支持職業教育,進而支持制造業發展,為貴州產業結構升級打下基礎,是實現貴州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選擇。
[關鍵詞]貴州與東盟經濟 合作 經濟增長 職業教育 可持續發展
一、背 景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動,我國與東盟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日益擴大。貴州對東盟國家的政策更為優惠,市場準入程度大為降低,進一步引發了東盟國家企業對貴州的投資。2006年貴州省1-11月進出口和利用外資情況:從貿易國別看,印度是貴州最大的進口貿易伙伴,進口1.04億美元,增長2.2%,占貴州省進口總額的19.5%,東盟是貴州省最大的出口貿易伙伴。貴州省對東盟出口2.12億美元,增長23.6%,占全省出口總額的22.6%。從貿易方式看,1-11月,加工貿易出口1.76億美元,下降27.5%。從利用外資的行業類別看,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3860萬美元,下降21.9%,占實際利用外資額的比重由上年同期62.2%下降到43.4%。以上數據說明貴州與東盟交往在逐漸擴大,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貴州制造業比重偏低,呈現下降態勢,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