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行社行業削價競爭,導致旅游合同無法兌現;旅行社之間“先接團、后付款”的不規范行為使游客成了替罪羊;旅行社以個人承包或接受掛靠的形式出租業務經營權,使旅游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導致導游變相成為“導購”,私拿回扣現象嚴重;導游人員服務技能低、服務質量差——種種原因導致我國旅游投訴居高不下。指出應從旅行社經營理念的樹立、導游薪酬制度的科學制定、導游人員信譽檔案的管理、兼職導游隊伍的建立等方面采取對策。
[關鍵詞]旅游投訴 原因分析 現有舉措 對策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呈持續發展態勢,全國旅游業總收入和國內外游客接待量穩步上升.但在取得這樣驕人業績的同時,旅游業發展中顯現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旅游投訴居高不下。據統計2006年全國各級旅游質監所共接到39006人次、11570件旅游投訴,投訴人次占旅游總人次的千分之0.025,正式受理投訴10465件,比2005年增加3443件,同比增長49.03%.結案9498件,結案率為90.76%,為旅游消費者理賠金額為732.6萬元,比2005年增加114.2萬元,同比增長18.47%。
其中,投訴旅行社6449件,占投訴總數的61.62%,投訴飯店1230件.占投訴總數的11.75%投訴景點1333件.占投訴總數的12.74%投訴旅游交通304件,占投訴總數的2.91%,投訴購物31.3件,占投訴總數的2.99%,投訴餐飲134件,占投訴總數的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