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的一走,杰里米阿·哈金斯驅車行駛在通往洛杉磯的公路上。忽然,收音機里的一則尋人廣告深深地吸引了他。
失蹤的是南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小女孩,播音員用沉重的口吻反復地感嘆,假如他們有這個女孩的身份識別卡就好了。
哈全新是個勤于動腦的人,他早就想生產一種迷你型CD名片。手把著方向盤,他為失蹤的女孩擔憂。他想:如果制造一種兒童身份識別卡,就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他驚喜地發現兒童身份識別卡確實是市場的空白點。于是,他決定立刻開始行動。哈金斯先是了解到警方登記失蹤人員時需要獲取的所有信息,如:孩子的過敏癥史,體表疤痕,胎記,血型,是否有咬指甲的習慣等等。他把父母們在心急如焚的情形下,極有可能遺忘的所有細節都輸入電腦,編輯成圖文檔案,然后刻錄到光盤里。
十天后,第一張兒童身份識別卡終生誕生了。他懷著欣喜的心情,讓朋友們先欣賞一下。朋友們看完都說:“噢,杰里米阿,你的創意真是太好了,你為孩子們做了一件好事。”
從那以后,哈金斯辭去司機工作,成立了與眾不同的兒童身份識別卡公司。父母們只要付出低康的費用,并提供孩子的一些資料,就可以在十幾分鐘內得到獨一無二的識別卡。哈金斯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觀。
哈金斯把愛心贈送給弦子們,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財富。有時候,對別人人的愛,也能為自己帶來一分靈感,贏得一種機遇。愛別人,其實就等于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