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被傷害還是要愛
不管如何被欺騙還是要誠實
不管如何被懷疑還是耍相信
我會用最優雅的姿態繼續抵抗灰暗的世界——伊能靜
這個娛樂圈里的才女,走到哪里留給人們的都是她的精致與優雅;這個被上帝如此眷顧的女人,在任何鏡頭面前都是幸福的笑容。在光鮮的背后,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她曾經的困苦,也正是因為她今時的成績,人們才會去追尋她成長的歷程。
人生的意義在于:別人看到了你輝煌的成果,然后才會去追尋你曾經或許苦難的歷程。
我在MsN的簽名里如是說。
懂得珍惜的伊能靜
不知是否是她的出生,讓父親決心離開這個家庭,總之,16歲之前的伊能靜與父親并沒有交集,媽媽一手帶大她和六個姐姐。
自小在日本讀書、經歷家庭變故的她格外早熟,14歲起就開始半工半讀,在餐廳廚房里洗盤子。有一次,她端著一碗蛋花湯,因為地板打滑不小心摔倒,湯汁濺到客人褲子上,客人沒有因為她年紀小而施以同情,破口大罵。餐廳經理連忙向客人賠禮道歉,處理完后經理把伊能靜叫到后臺責備說:“不就端個盤子嗎?別人能做好你為什么做不到?”伊能靜只能淚流滿面、默默承受責備。
伊能靜說“那時候我才15歲,20多年來經理的話常常回旋在我腦海里,每當我遇到挫折時,就拿這句話鼓勵自己‘不就端個盤子嗎?別人能做好我也能做好’”。
16歲的伊能靜為了加入娛樂圈,瞞著媽媽帶著兼職洗碗所賺回來的幾萬塊日幣,買了單程機票獨自回臺灣。在臺灣她沒有家人也沒有朋友,但她卻沒有感到恐懼,在那個城市里,她僅知道的一個男人,叫做她的親生父親。他們沒有交集,異常陌生,只是她不打算去找他。
為了讓伊能靜回心轉意,母親切斷了她的經濟來源,伊能靜咬牙支撐過那段最苦的日子的唯一信念是那張長滿希望的唱片合約。可當公司終于通知她簽約及進錄音室時,忽然發現她未成年,他們要求請家長代簽,那是伊能靜第一次感到害怕。公司的人并不知道她離家,他們一贏都以為伊能靜是取得了父母的同意,才歡歡喜喜地回到臺灣的。最后伊能靜找到了許久沒聯絡的親生父親,父親很爽快地答應幫她簽約。
父親為了她唱片簽約的事情奔波許久,在敲定簽約的晚上,知道父親是騎著電單車回家的她囑咐道:“爸!騎小車很危險!”當時父親回應:“等你以后賺了錢,買一臺大的電單車給我吧!”誰知,這段竟成了父女二人最后的對話,伊能靜的父親因車禍死亡。那時,她正在準備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爸爸不要說》。
伊能靜說“不論是對父母、朋友、同事們,不知何時緣分會突然沒有了,所以要珍惜身邊的人,我現在的成績要做給當初支持我的人看!”
青春期永遠不會結束的伊能靜
伊能靜說自己是一個沒有青春期的女人。她是家里的老七,最小的一個孩子,有六個姐姐,因為鄰居的一句話“肯定是個男孩”才得以存活。父親是個山東漢子,有傳統的無后為大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最后一個孩子還是個女孩子后的不久,就丟下了7個孩子離家出走了,母親一人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而伊能靜16歲就出道,唱歌完全是為了賺錢還債,每天在各個夜總會出沒。
直到24歲時有天工作回家后,母親拉住她告訴她“小妹,我們家的債已經還清了,以后只有我們住的房子的貸款了。”那個時候,她突然一句話都沒說,飛奔到公司對她唱片公司的老板說:“我們家的債已經還清了,我不想再唱歌了。”“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老板慈祥的看著她。“我想到處旅行,我想做個小孩。”“你本來就是個孩子啊!你才24歲啊!”那個時候她的眼淚才嘩的流下來,8年的時間別人還在母親的懷抱里撒嬌的時候,她在拼命的賺錢還債。
老板第二天為她買了飛往倫敦的機票,伊能靜就開始了四處的流浪和游學。或許正是這樣的一段經歷才成就了她的《流浪的小孩》,成就了中央電視臺杰出亞洲華語MTV第=名的獎項,成就了她在無數仰望者心目中的不滅青春形象。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或許也正是通過這首歌才真正的站到了伊能靜的面前吧,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她發覺了對音樂和演藝的難舍之情。
能夠平靜地,象講述他人過往一般直視自己的歷程,這種豁達和淡泊才會使她擁有不老的青春,才會讓她這位將近40歲的紅顏,飾演20歲的角色依然只甜美卻無膩味。
獲得2006年度最具人氣慈善大獎的伊能靜,為所救助的心臟病患兒手術成功而欣喜落淚的伊能靜,多年默默支持貧困學生的伊能靜,面對自己的童年坎坷、伸出援手幫助他人的伊能靜,正是人們心中永遠的青春不落幕女孩。
才氣女子伊能靜
伊能靜把寫作比做有如喝水一樣的自然,正是擁有了這份自然的本能,她才能用細膩的筆觸表達自己豐富的感情世界的。連續二十二周高居臺灣暢銷排行榜第一名的《生死遺言》;以“愛情為一輩子的誓約”為主軸的《生生世世》;讓女人內外兼修,天下無敵的《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展現世紀末的道德隱喻和女人的真實內心的小說《索多瑪城》等等這些風格各異的暢銷書,無不讓伊能靜的“才女”地位堅不可摧。
但最近的“羽扇綸巾”事件或許是伊能靜最不愿意提及、也是最尷尬惱火和碰觸“才氣”的事件了吧。當時看到在她公開解釋和道歉過,還有記者和歌迷去質疑和提及的時候,我也不禁有些小郁悶。其實,無論作為編輯,還是作為作家,還是作為一級主播,都是被允許錯誤控制的。普通話一級甲等也意味著錯誤率只控制在3%內即可。
伊能靜說:“知識的力量是讓我們向上并且自省,而不是用來攻擊他人。”對于揪住此問題,并帶有侮辱性質疑的記者,伊能靜不能象常人一樣的激烈表現,而除了平靜的轉身,或許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了。無論怎樣的方式,她的成績都會被愛她的人看在眼底的,就象她說的,“有一天當這個世界不再是這個世界時,我會慶幸上天曾給我書寫的能力,并以文字來記下人類這份生的卑微與愛的龐大。”
我們也會慶幸,上天給她這樣的書寫能力,讓才氣女子伊能靜帶領我們從瑣碎的細節中,感受到最真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