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月度(2007.6.15-7.13,以下的“月度”均指這一期間),股市出現下跌,特征如下:第一,兩市下跌幅度分別為10.88%和5.29%,深市的下跌幅度大于滬市第二,中小盤股下跌幅度較大,大盤藍籌股則較為抗跌,和兩市綜指比較,上證50指數僅有2.16%的小幅下跌。
在這一基礎市場行情下,各類基金的收益情況均不理想。在經歷前期大牛市行情,投資者月月享受高收益的美好時光之后,資本市場的風險本色終于展露。
偏股類基金全線跌退
6類偏股類基金,包括銀河基金分類中的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特殊策略型基金,月度凈值全線下跌,平均凈值損失幅度分別為1.42%、3.1%、4.87%、3.64%、3.04%和2.91%,其中指數型基金,特殊策略型基金幾乎全軍潰退。
關注折損下的黑馬
在除去指數型基金的其他5類主動管理型基金中,月度凈值折損的基金有217只,占這5類基金總數的86.11%。基金投資者在月度遭受了大面積損失。
在股票型基金中,博時主題,諾安股票的績效表現領先全市場,月度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6.27%和5.26%。
在偏股型基金中,僅有4只基金月度凈值增長率為正值,分別是博時價值、大成藍籌、匯添富優勢、長盛動態;在平衡型基金里,只有華夏回報,興業趨勢沒有折損。
月度里績效表現最好的基金公司,是博時基金管理公司;該公司近幾個月以來為投資者創造的收益穩步上升,有明顯走出近幾年來業績難以提升之陰影的跡象。
警惕折損中的“敗兵”
與博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僅有的兩只以股市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東方龍,東方精選,月度凈值損失幅度分別為10.9%和7.22%,前者還是月度凈值損失幅度最高的主動型基金。可見在基礎市場行情下跌時,若“投基”不慎,基民們同樣會遭受到較大的損失。
指數型基金月度平均凈值增長率為負,這印證了前期文章對投資指數型基金的預警。易方達上證50、華夏上證50ETF等以大盤藍籌指數為跟蹤標的的少數基金,凈值損失幅度極少;而其他指數均有一定跌幅,相關基金凈值也折損較多,個別基金竟然超過11%。這印證了指數型基金在非牛市行情中的風險比較高。
偏債類基金折損有限
以債市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包括偏債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中短債基金、保本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月度平均凈值增減幅度分別為2.39%,-0.03%、-0.1 9%、0.16%和0.2521%。
4類債基并不看好
8只偏債型基金有7只基金凈值折損,這與其部分資產投資于近期不景氣的股市有關。個別基金投資風格過于激進,也是拖累此類基金整體績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債券型基金、中短債基金、保本基金的凈值波動幅度都不大。中短債基金整體收益過低,已經失去投資價值。保本基金的保本、贖回等條款過于苛刻,也不值得市場關注。
貨幣基金可作替代
股市行情不佳時,建議投資者多關注貨幣市場基金。月度收益情況較好的貨幣市場基金有嘉實貨幣、匯添富貨幣、上投摩根貨幣、華夏現金等。而就今年以來的整體績效情況而言,以下貨幣市場基金值得重點關注:萬家貨幣、華夏現金增利、華富貨幣、大成貨幣、南方現金增利、益民貨幣、匯添富貨幣、建信貨幣、海富通貨幣、嘉實貨幣、交銀施羅德貨幣、鵬華貨幣、天治天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