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僅剩一年時間,如今各門戶網站開始在搶占奧運商機上頻頻出招:搜狐戴著“官方正統”帽子欲“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新浪、網易、騰訊等網站則以“大眾草根”親民身份出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能獲得更多奧運商機?
7月19日, 新浪、網易、騰訊三大網絡媒體公司在北京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組建“奧運報道聯盟”。三方簽署了聯合宣言,并表示著手共同組建奧運采訪團隊,共同報道奧運。而早在2005年,北京奧組委就宣布,搜狐公司正式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互聯網服務。這正是一方“連橫”謀發展,一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各有優勢。只不過,這次門戶網站所爭的不再是“問鼎中原”,而是奧運會背后蘊藏著的無限商機。
“官方牌”VS“草根牌”
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官方報道網站,搜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可以通過北京奧運會互聯網贊助商的身份擴大影響力,在奧運報道中獲取更多的媒體注冊配額,還能夠利用手中的
300張奧運會工作證,為網民們報道奧運賽場內外的新聞事件。不但如此,搜狐與新華社、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以及華奧星空簽署了一系列協議,這使得搜狐成為了互聯網奧運信息發布的權威機構。此外,搜狐還與15家地方主流媒體組成了搜狐奧運媒體聯盟。
根據與新華社的協議,搜狐公司將獨享新華社快訊以外的全部奧運報道,直到2008年奧運會結束。搜狐還將與央視國際共享新推出的搜狐3.0網絡平臺。在不久的將來,海內外網民就可以通過搜狐或是央視國際看到更多、更新的央視節目。而搜狐與華奧星空所簽訂的協議則使搜狐在體育賽事視頻直播、體育明星官方網站以及重大體育賽事聯合報道方面占得先機。在獨家體育賽事視頻直播方面,雙方將共同進行包括42項奧運測試賽的視頻直播和點播。
與搜狐打著“官方”、“獨家”旗號吸引網民眼球的運營方式不同,新浪、網易、騰訊等多家網絡媒體則走的是大眾化親民路線,希望借助“強強聯合、共享資源”的方式擴大其影響力,以“奧運報道聯盟”的名義獲得更多的媒體注冊配額。截至7月21日已經有Tom、博客網、天極等15家大型網絡媒體參與了“奧運報道聯盟”。
根據“奧運報道聯盟”協議,各大門戶網站將整合業界優勢資源,形成以騰訊、網易、新浪為主體的強大奧運聯盟宣傳平臺。網易COO董瑞豹表示,聯盟將利用各個媒體的不同優勢資源,包括郵箱、網游、博客、相冊等等,為網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優質、高效、豐富、立體化的互聯網奧運報道內容,提升其自身品牌形象和公眾影響力。新浪副總裁陳彤向記者透露說: “聯盟將組建聯合采訪團隊,在聯盟成員間共享報道資源?!?/p>
由于掌握著奧運報道的核心資源,搜狐對“奧運報道聯盟”的成立似乎并不擔憂。搜狐副總裁陳陸明還向記者調侃道: “打個比喻,如果兩個人結婚,雙方都是零資產,他們生的孩子還是零資產,沒有資源的聯盟等于零。”
而互聯網媒體研究公司Nielsen//NetRatings董事總經理庾良建并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坦言,“奧運報道聯盟”的優勢在于: 在2008年奧運期間,聯盟三大網站的網民覆蓋率將會超過90%,聯盟三家網站在內容、地域等各個層面都達到了良好的互補效果,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和影響力。而不斷加入的聯盟網站還將進一步提升該聯盟對網民的覆蓋率。
奧運催化互聯網廣告市場
門戶網站對奧運報道資源的爭奪戰,是有商業目的的。據相關資料顯示,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媒體廣告收入達6億元之多; 在2006年世界杯的廣告收益中,搜狐大約有5000萬元的收入,新浪則有7000萬元之多。而2008北京奧運會將是一場受世界矚目的體育盛會,因而奧運光環下面蘊含的商機是無法估量的。所以,無論是在世界杯賽場上“嘗到甜頭”的新浪、搜狐、網易,還是國內其他門戶網站,都想在奧運廣告市場上“分一杯羹”。
“獲得官方授權,對于門戶網站來說自然是好事。這有利于提升媒介的知名度、提高新聞內容的權威性。但是獲得授權并不意味著一切?!敝袊鴤髅酱髮W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廣告學系主任黃升民教授這樣分析奧運為各門戶網站帶來的商機?!皬V告主在投放廣告的時候,會綜合考慮媒介的人群覆蓋率、媒介影響力、媒介形象以及企業定位等等諸多因素。因而,門戶網站應當開發資源、豐富奧運報道內容,滿足受眾需求,促使網站擁有更多的資源競爭優勢?!?/p>
由于網絡具有“訪問者流動性高”、“個性化服務”等特點,受眾將會在各個不同網站中找尋其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各門戶網站都有潛在競爭力。黃升民教授認為,各門戶網站只有做好報道奧運的相關事宜,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收益,否則再高的受眾覆蓋率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