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感覺特別敞亮,心中暗暗想:如此寬闊平直的大道,跑起來又快又安全。可是,當走過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突然出現了起伏很大的彎道。我頗感遺憾,說:“要是沒有這樣的彎道多好。”駕駛員沖我一笑:“你不懂,這彎道是故意設計的。”
見我一臉的茫然,他接著說:“適當設計一些彎道,能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由于慣性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有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繡花針孔穿線的時候,穿針者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他的手就會抖得越厲害,線也越不容易穿入。在醫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
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追求成功,但結果卻往往不是百分之百地如愿。有些時候,就像這穿針孔的手,因為心里恐慌而背道而馳。準備失敗,是為了讓弦上的箭因放松而射得更準。
給心靈設一個“彎道”,其實是讓自己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