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牛 蒙古牛產于內蒙古高原地區,主要產地以興安嶺東西兩邊為主,而以產于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的牛最為著名。
蒙古牛體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黃褐色及黑色居多,其次為紅白花和黑白花。頭短寬而粗重,額稍凹陷,角向上前方彎曲,角質細致頸短而薄,肉垂小,背腰平直,四肢粗壯蹄質堅實,成年公牛平均體重為350公斤,母牛為300公斤。
蒙古牛具有肉、奶、役多種經濟用途,但生產性能不很高。產肉性能依產區牧草和季節等情況相差懸殊,8月下旬蒙古牛的屠宰率為51.5%,4月下旬為40.2%。泌乳期短,平均年產奶量為665升,含脂率為5%。蒙古牛具有耐粗飼、耐勞、持久力強的特點。
2.哈薩克牛 哈薩克牛產于新疆北部地區,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的廣大山區和草原。
哈薩克牛額部稍凹陷,顱骨平略凹,角多向側前上方彎曲,角尖向內呈半橢圓形,角質細致。頸細、中等長,肉垂不發達。尾毛鬐甲低平。背腰平直,后軀較窄,多呈尖斜尻。尾根較低,尾毛長達蹄部。蹄較小,質堅實。乳房小,呈碗狀,著生較多的長毛。被毛粗厚多絨,冬季密而長,春夏自然脫毛。毛色雜,以黃色和黑色為主。
哈薩克牛具有抗寒力強、耐粗料、抗病、體質強壯結實、遺傳性穩定等特點。成年公牛體重為369.2公斤,體高為115.5厘米;母牛體重為301.5公斤,體高為119.9厘米。成年牛屠宰率為49.7%,凈肉率為37.2%。骨肉比1∶3.2,眼肌面積為64.3平方厘米。產乳期5~6個月,產奶量718.4公斤,(不包括犢牛哺乳)。公母牛初配年齡為2齡,繁殖率為96.7%,繁殖成活率為94.2%。
3.舟山牛 舟山牛是我國南方體格較大、結構良好、使役年限長、役力較強的地方品種。該品種牛主產于浙江省舟山市,分布于浙江省定海縣小沙、大沙、煙燈等26個鄉鎮。舟山牛全身被毛黑色,毛短富光澤。頭短額面寬闊,角形不一,垂皮發達,長約30厘米。背腰平直,后軀發達。四肢粗長,蹄質堅硬。公牛肩峰高聳,母牛稍突起。
母牛乳房略大而下垂。初生犢牛公牛體重為34公斤,母牛為36公斤。成年公牛體高為134.8厘米,體重為441.5公斤;母牛體高和體重分別為122.4厘米和336.4公斤。閹牛日耕田4000~5400平方米。公母初配年齡2齡,母牛3年產2胎(彩圖參見77頁圖7、8、9)。(江西 徐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