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山東省微山縣的村干部,我村地處微山湖畔,人均耕地266.8平方米(0.4畝),近年來養殖業發展迅速,全村90%以上的農戶都養殖水貂、狐貍等毛皮動物。由于近幾年毛皮市場行情較好,養殖戶都希望增加養殖數量,實行規模化養殖,紛紛向村委會申請在各自承包的田里建養殖場棚舍。但由于國家保護耕地的政策要求嚴格,使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感到了很大的壓力。請問,耕地上建養殖場是否屬于違法用地,我們村能否準許農戶以承包協議的方式臨時占地建養殖場?
讀者 許建軍
許建軍讀者:
發展畜禽養殖業,對于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對此是大力支持的,但從事畜禽養殖業也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具體到能否占用耕地建養殖場這一問題,需要區分兩種情況:
如果擬占用的耕地屬于基本農田,則一概不得占用建養殖場。因為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17條關于“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等規定精神,基本農田只能用于糧、棉、油、蔬菜等種植業生產,而不能用于養殖業。
如果擬占用的耕地屬于非基本農田,則在符合《畜牧法》規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用于建養殖場。《畜牧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國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畜禽養殖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立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需要恢復原用途的,由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土地使用權人負責恢復。在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范圍內需要興建永久性建(構)筑物,涉及農用地轉用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據此,如果你們所在鄉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擬占用的耕地列為畜禽養殖場用地的范圍,有關養殖戶就可以直接在其上建立養殖場,無須獲得建設用地的審批(但興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除外)。當然,具體養殖場的設立還需要符合《畜牧法》和《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
建議你們查閱所在鄉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如果該規劃沒有將有關耕地劃為畜禽養殖場用地范圍,你們可以向上級人民政府建議按照法定程序予以變更,以更好地適應你村農業生產的實際。
北京 李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