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UNW”到“JAVA”,Sun公司股票代碼的更換絕不僅僅是做秀,而可能是其由“硬”變“軟”的先兆——從主要生產服務器和工作站的硬件設備提供商向開源軟件提供商徹底轉變。
“知道Java的人比知道Sun的人要多。雖然‘SUNW’這個標識在金融界非常有名,但是它代表了‘懷舊的價值’和‘過去’。相反,Java是Sun品牌和其贏利來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Sun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納森#8226;舒瓦茨在一篇著名的博客中如此寫到。
日前,為了充分利用Java品牌,Sun決定將其股市交易代碼由“SUNW”(斯坦福大學網絡工作站的英文縮寫)更改為“JAVA” (其logo是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杯)。
從SUNW到JAVA
正如CEO舒瓦茨所稱,Sun股票代碼的變化是因為Java的品牌比Sun更知名,Sun想吸引更多投資者購買自己的股票。
Sun是由包括前CEO斯各特#8226;麥克尼利在內的幾名大學畢業生于1982年在美國斯坦福校園里創建的。Sun是“斯坦福大學網絡(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縮寫,而此前一直使用的股市交易代碼“SUNW”中的“W”代表Sun的第一個產品——工作站(workstation)。
1995年,在“Java之父”James Gosling的帶領下,Sun的程序員們開發出了Java語言,并將它向市場推廣。后來,Sun在與微軟的法庭較量中取得了勝利,成為Java標志的惟一合法使用者。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Sun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其基于Solaris架構的服務器和Java編程語言在當時的風頭無人能及,當年12月其股價為每股20美元。2001年后,由于財政緊張,企業用戶對低價服務器的需求開始逐漸上升,但由于當時的CEO斯各特#8226;麥克尼利死守著高端服務器不放,而且聽任軟件開發業務下滑,使得Sun在2001年至2005年期間營收銳減39.3%。自2002年起,Sun更是走上了虧損的“不歸路”,市場份額逐漸被IBM和惠普等對手超越,其股票也隨之狂跌,在2003年1月一度跌至每股2.60美元。
去年舒瓦茨上任后,Sun進行了重組并開始扭轉虧損局面。去年年底,Java更是選擇了GPL許可方式開源。今年1月,Sun宣布推出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服務器和工作站,進一步擴展了x86產品線。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中,Sun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贏利,凈利潤為3.29億美元。
但從2001年到現在,Sun的股票價格一直在每股4.50美元到6.78美元之間徘徊,此次Sun高調宣布更換股票,以知名度很高的 “JAVA”代替“SUNW”,顯然是期待獲得投資者更高的認同,從而拉高股票價格。據Sun預計,全球目前有10億消費者認識Java標志——一個冒著熱氣的咖啡杯。
但許多網民在舒瓦茨的博客中發表評論稱,改變股票代碼是“一種可怕的想法”、“浪費金錢”、“愚蠢的行動”、“一個玩笑”等等,批評之聲不絕于耳。有的評論還認為,“Java”沒有完整表達Sun的全部產品組合。此外,一名Sun公司的合作伙伴表示,人們對于Java的印象并不太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Java是“慢”的代名詞。
借Java帶動整體業務
雖然舒瓦茨多次強調,軟件業務是Sun未來發展的一大利器,但在目前情況下,Sun仍被認為是一家服務器廠商。此次Sun“搬出”在多項業務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的Java,顯然是希望可以刺激Sun的軟件業務,進而帶動整個產品鏈的快速發展。
另外,雖然Sun連續三個季度實現贏利,但相關分析人士對其未來發展的質疑仍一直存在。Morningstar分析師Mark E. Lanyon就對Sun的戰略轉變并不滿意。“Sun的硬件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價格昂貴的服務器和工作站,而現在的企業需要低價的產品。而且,服務器市場越來越成熟、價格競爭也越來越激烈,Sun要想從競爭對手處搶奪市場并不容易。”
而且,在本報記者此前對Sun中國區市場總監文矩的采訪中,他曾反復強調,目前IT業硬件技術可以帶來的收入已經“快到頂”了,廠商以后要賺錢得靠軟件和服務。雖然目前軟件收入只占Sun很小的一部分,但通過開源的策略,希望可以帶動Sun整個業務的發展。
而盡管舒瓦茨在他的博客中謹慎地指出,股票代碼的變化并不表明Sun的戰略發生了任何變化,Sun將繼續提供各種產品。但他也表示,“我們不再是一個僅僅生產工作站的公司,‘Java’比任何四個字母的符號都能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情感,它對于我們的軟件、系統、存儲、服務和微電子業務都意味著無限的機會。”顯然,Sun對Java寄予了厚望。
開源軟件開發者Savio Rodrigues表示,Sun更換股票代碼是為了強調其在開發Java上的作用及影響。而Gartner分析師Mark Driver認為,Sun此舉表明其想要找到利用Java壯大自身實力的更好的辦法。他認為,Sun希望向開發者和其他廠商傳達這樣一個信息:Sun不是要對Java控制得更緊,而是要吸引更多企業和創業公司的軟件開發者。
過去很多年里,Sun一直在利用Java品牌做文章,而其他公司通過銷售Java服務器和系統,如IBM、BEA和JBoss,在Java商業化方面做得更為成功,Sun也因此飽受業界批評。有分析就指出,此次Sun更換股票代碼不僅僅是拿自己最知名的品牌Java做秀,而是意味著該公司從主要生產服務器和工作站的廠商向開源軟件提供商的徹底轉變。
評論
JAVA不只是一種代碼
Java之于Sun如同Windows之于微軟。Sun更換股票代碼是一種精明的營銷策略。
也許對于大多數不熟悉數據中心的人來說,最讓人聯想起Sun的東西是Java以及它的標識。股票代碼對于企業身份很重要,新代碼JAVA易于記憶,而且與Sun品牌有著緊密的聯系。
1997年夏天,我采訪了Sun創始人之一、當時的CEO斯各特#8226;麥克尼利。當時,瀏覽器大戰正打得不可開交,微軟從各個方面打擊Netscape。其中的一招是:微軟鼓勵網站開發人員在網站上放上“Internet Explorer(IE)”圖標,以顯示提供這種瀏覽器。這是個精明的營銷策略。我問斯各特#8226;麥克尼利,成千上萬的網站使用Java,為什么在這些網站上沒有Java標識呢?
斯各特#8226;麥克尼利指著房間對面辦公桌上的JavaStation——Sun命運不佳的瘦客戶機,讓我注意這臺設備側面的Java標識的尺寸。哦,是的,它很小。他責備營銷人員未能用合適的尺寸突出Java標識。但是在我們的采訪后,Sun也并沒有著手更好地推廣Java標識。
在新CEO舒瓦茨的領導下,Sun的硬件和軟件開發重新恢復了生機,Solaris再次變得強壯。但Java則是另一回事。在微軟的強大攻勢下, Java似乎風光不再。
但是,“一次編寫,隨處運行”的概念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間。如果Sun措施得當,移動和Web平臺仍是可讓Java進一步發展的領域。不管Java的未來如何,本次股票代碼變化從營銷角度看使人耳目一新。
問題是,Sun將走多遠?
我認為,Java標識還沒有像舒瓦茨所說的那樣“無處不在”,它沒有出現在它所應用的所有地方。我會向舒瓦茨提出10年前就曾向麥克尼利提出過的建議:全力推廣Java標識,鼓勵開發人員將這個標識貼在每一個使用Java的產品上。
(文/Joe Wilcox,市場調查公司Jupiter Research公司高級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