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可以通過手機搜索居住地附近的餐廳;發個短信可以知道自己想坐的公交車何時到站;一張卡可以支付交通和零售商店費用……對于越來越多的暢游人來說,新加坡信息化帶來的“玩樂體驗”讓人印象深刻。
當地最大的公交公司新捷運(SBS Transit)今年5月份開通的智慧線路信息系統(iris)和全自動車輛管理系統(AVMS),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方便。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資 訊通信與媒體商務交流會期間,“數碼服務臺”推出了試點服 務。
工作人員正在向與會者展示如何通過手機享受“數碼服務臺”服務。
iris系統讓乘客免除了等車之苦,圖為乘客在利用短信方式查詢下一班巴士到站時刻。
“在支持3G功能的手機上下載一個軟件,輸入自己的飲食偏好,就可以搜索到100公里以內的推薦餐廳列表”。王小姐所在的上海公司和新加坡有業務往來,經常往返兩地,她向記者介紹了最近在新加坡體驗到的一個叫做“數碼服務臺”的服務?!皩τ趧偟叫录悠逻@個美食天堂的游客來說,這可真是個貼心的服務。”王小姐說。
實際上,“數碼服務臺”僅僅是新加坡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的貼心服務的一個小的縮影。而在更多惠及大眾的信息化服務背后,有著先進的技術支撐和強大的國家政策支持。
無處不在的數碼服務臺
對于信息社會指數很高的新加坡來說,給普通民眾和游客帶來各種便利和高質量的服務已經成為信息化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游客到一個新城市,最苦惱的就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飯店、商店和景點。2008年完成全部部署后,每一位來新加坡旅游的游客都可以從“數碼服務臺”的網站(www.digitalconcierge.sg)上將移動應用程序下載到本人的移動設備上,然后接入遍布新加坡各地的無線網絡Wireless@SG(Wi-Fi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個性化的信息和服務,解除出行的煩惱。
即使處在行動狀態下,游客仍能根據其向“數碼服務臺”提供的個人喜好和所在地點信息,獲得相關的活動、飯店、商店和景點建議。此外,“數碼服務臺”還同時提供最新零售促銷和活動進展等實時信息。游客還可進入在線社區參觀、發表評論及發布照片。
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2007年新加坡資訊通信與媒體商務交流會(imbX)期間,“數碼服務臺”推出了試點服務,許多與會者都和王小姐一樣,體會到了這種無縫式服務給自己出行帶來的方便。
“‘數碼服務臺’旨在提升游客在新加坡的旅游體驗,為游客靈活安排旅游活動、及時了解旅游信息、按需獲得相關服務提供了方便。這一項目不僅將造福于游客,豐富游客的服務選擇,同時也能增強新加坡旅游業的競爭力?!毙录悠侣糜尉指敝飨婢珠L林梁長表示。
當地最大的公交公司新捷運(SBS Transit)今年5月份開通的智慧線路信息系統(iris)和全自動車輛管理系統(AVMS),也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方便。
在中國,我們常常會看到公交站臺上等車的人焦急地張望,對不知何時才能到站的公交車望眼欲穿。但是在新加坡,其 iris系統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出行前,乘客可以用固定網絡登錄到新捷運的網站上,查詢到所要乘坐巴士的站點和到站時間,方便安排自己的出行時間。“有一次,我在一個公交車站等一輛公交車,用手機在新捷運網上一查,發現車要在15分鐘后才來,我就用這個時間到附近超市買了點第二天的早餐?!蓖跣〗阒v述自己出行在外利用iris系統時,舉了這樣一個小例子。
而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AVMS系統可以沿途追蹤公交車的即時情況,指揮中心可直接同在路上行駛的公交司機對話,了解實際路況和載客量等。如果發現某一路線非常擁堵,可能會導致公交車無法準時到站,指揮中心可以立即調出有關周邊路況的電腦數據和實時路況,找出最佳路線并發出允許繞行的指令。同時,指揮中心還會向該路線上后面幾輛公交車發出指令,要求其臨時繞道而行,避開不暢路段。
在北京經常會遇到同一路線公交車一起到站,或干等半天也不見自己要坐的公交車的情況,這在新加坡的許多地區都不會發生。在指揮中心電腦屏幕上,如果工作人員發現有一輛車速度過快,快要趕上前面的巴士時,會立即向司機發出指令,要求其放慢速度;而如果發現哪輛公交車拋錨,無法正點到達站點,指揮中心會馬上發出指示,通知后面的車子加速行駛,避免讓乘客在車站久等。
有線和無線 雙技術支撐
新加坡的信息化應用之所以能進展順利,是以其背后的技術為依托的。
乘客出行在外想使用查詢公交車到站時間的iris系統時,可以享受當地已經開通的免費無線Wi-Fi服務,用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上網查詢,也可以通過GPRS上WAP網站瀏覽。如果是SingTel mobile的用戶的話,還可以編輯短信“所在車站號碼”加“公交車車次”到74744,就可以知道多少分鐘后公交車會到站。
而“數碼服務臺”也應用了新加坡的超高速有線網絡和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了諸多利益。
截至今年4月,新加坡基本寬帶服務(512kbps網速,無限上網)的價格降低至22.90新元;68.4%的家庭均使用了寬帶服務;移動電話滲透率超過100%,達到108.1%;3G用戶約達114萬人。據了解,新加坡還將建設由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組成的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寬帶互聯網接入。
在有線方面,目前12家公司和業界聯盟已經取得了在新加坡鋪設下一代全國寬帶網絡的資格。到2012年,新加坡將建成下一代全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使寬帶速度提升到1Gbps,并能提供一系列新型的寬帶服務和應用,包括遠程醫療、高清晰電視以及網格化計算等。
在無線方面,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計劃利用WiMAX、Wi-Fi和3G等無線技術對新加坡進行無縫的覆蓋,讓新加坡民眾和游客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通過各種終端實現高速接入。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就是Wireless@SG。
Wireless@SG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無線寬帶項目,iDA已委托iCELL 網絡有限公司、QMax 通訊公司和新加坡電信3家運營商負責部署,計劃在新加坡全國的公共場所實現寬帶接入,并為用戶提供兩至三年的免費接入服務。此外,該無線網絡還將發展新加坡當地的無線寬帶市場,并促進寬帶技術的應用。
去年11月,Wireless@SG無線網絡早于原計劃一個月推出,并將于今年9月完成部署。屆時,在新加坡國內的無線熱點數量將由現在的3400個增加到5000個。截至今年5月,無線網絡的用戶已達42.8萬多人,遠遠超過了25萬這一原定目標。自去年12月以來,用戶使用Wireless@SG無線網絡的時間已從每月每位用戶平均2.1小時提高到每月每位用戶3.1小時。
“智慧國”惠及大眾
應用也好,技術也罷,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都是“紙上談兵”。新加坡歷來重視國家的信息化建設,為了發揮資訊通信技術在助推社會和經濟增長上的戰略性作用,于去年6月推出了資訊通信技術十年發展藍圖——“智慧國2015”(iN2015)計劃。在這項涵蓋范圍極廣的政策指導下,新加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駛入信息化建設快車道。
上面提到的“數碼服務臺”就是“智慧國2015”計劃的重頭項目?!啊腔蹏?015’計劃以‘資訊通信產業驅動的智能化國家、全球化都市’為愿景,規劃了資訊通信技術在新加坡的未來發展道路,致力于利用資訊通信技術深刻改造大眾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方式。”在去年6月份舉行的資訊通信與媒體商務交流會上,新加坡新聞、通信及藝術部部長李文獻宣布了“智慧國2015”計劃。
iDA希望通過“智慧國2015”實現以下目標:資訊通信技術為經濟和社會創造的價值增值居全球第一位;資訊通信業實現的價值增值增長兩倍,達260億新元;資訊通信業出口額增長三倍,達600億新元;新增工作崗位8萬個;家庭寬帶滲透率達90%。
那么,“智慧國2015”規劃在實施了一年后,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在過去的一年里,新加坡資訊通信業的收益總額為454億新元,增長率達到20%。在資訊通信業的收益總額中,出口市場收益占64%,為289.8億新元。新加坡幾乎所有的企業(員工人數在250人以上)均建立了網站,并使用了互聯網和寬帶上網服務;在消費者方面,約68.4%的家庭具有寬帶上網條件,電腦在擁有學齡兒童的家庭中使用率達到了88%。而以285新元價格為貧困家庭提供一臺電腦和三年寬帶服務的計劃已收到了約3400份申請。
而在關系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新加坡的信息化改造正在穩步行進中。
在金融方面,新加坡實施了全新的“免接觸式電子錢包應用”(Contactless ePurse Application)標準,是世界上首個橫跨交通和零售電子支付等多個領域的全國性互操作小額支付平臺,新加坡大眾可以享受到使用一卡支付交通、駕駛和零售費用的便利。
在醫療保健方面,綜合診所管理系統(Integrated Clinic Management System)于2006年10月建立,已有315家全科診所加入了綜合診所管理系統,將確保及時更新和提取患者記錄,協助醫生通過實時讀取準確的患者信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此外,新加坡太和觀醫院已成功試點了電子護理筆記系統,該醫院的護士可使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確認患者服用的藥物;陳篤生醫院也在測試提示系統,以協助醫生通過手機短信了解重要的化驗報告結果,能幫助醫生迅速做出治療決定。
在政府服務方面,自去年開始部署以來,新加坡政府目前已能夠通過移動設備提供150多項政府服務。為使政府客戶享有更多便捷,新加坡同時推出了統一短信號碼計劃,在大眾和政府部門中統一使用“74688”或“SGOVT”這一短信號碼,以短信方式提供更多的移動政府服務。在2009年1月完成部署后,新加坡還將向國內所有機構發放類似公民身份證號碼的“單一識別碼(Unique Establishment Identifier,UEI)”,以簡化這些機構辦理相關政府事務時的手續。
此外,數字媒體和娛樂、教育和學習、制造和物流以及旅游服務和零售等四個領域的信息化改造計劃也在穩步推行中,將從各個方面給當地的居民和國外游客帶來實惠和便利。
評論:信息化成為一個國家的品牌
在今年多項全球資訊通信業的評比中,新加坡都名列前茅:在世界經濟論壇全球IT報告中,位列第三名;在埃森哲政府客戶服務調查中,名列第一;在《經濟學家》電子準備度調查中,位居第六名。
“態度決定一切”——這種說法雖然有些絕對,但卻完全可以用來形容新加坡的信息化建設歷程。
早在1981年,新加坡政府就意識到信息通信產業的巨大潛力,并增設了一個新的部門——國家電腦局來負責統領實施為期5年的“國家電腦化計劃”(旨在實現新加坡政府部門辦公的自動化和無紙化)。在隨后的20多年間,新加坡政府相繼推出了“國家IT計劃”、“IT2000”計劃、“Infocomm 21”、“全聯新加坡”計劃,使新加坡的家庭電腦、家庭互聯網、家庭寬帶、企業寬帶以及移動電話的普及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而讓信息通信深入民眾、企業和政府的日常工作生活。
正是由于政府很有預見性地認識到信息化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并長時間、有效地實施各項信息化部署計劃,新加坡的信息通信市場才能達到一定的成熟度,進而實施目前的“智慧國2015”計劃。
身為小國的新加坡堅信,在促進新加坡接軌全球經濟、利用世界資源以及推動國內優秀創意、產品、服務、企業和人才走出國門上,資訊通信將扮演關鍵角色。
2006年,iDA協助70多家企業成立了海外分公司,這其中包括設立在中東和中國的分公司,還宣布在卡塔爾多哈設立辦事處,為打入中東市場的企業提供更多支持。
今年1月,新加坡還推出了“新加坡創新資訊通信技術”這一適用于“新加坡制造”的資訊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統一品牌,同時還開通了資訊通信業門戶網站,為本國企業展示產品和服務提供了全球化平臺。
此外,在新加坡,政府在采納資訊通信技術上也堪為表率。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經部署了大量電子政府服務項目和解決方案,可為國內大眾提供約1600種便于獲得的電子政府服務。(文/臧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