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從兩年前的5名之外到現在的第二名,惠普PC一路躥升、增勢迅猛,靠的不是什么奇招妙計,而是緊緊抓住用戶需求,把策略穩、準、狠地執行下去。
幾年前,惠普在中國電腦市場上還排不到一線品牌行列,但最近兩年,惠普電腦一路躥升,現在已把同方、方正等中國本土電腦品牌都甩在后面。據IDC最新統計,2007年第二季度,惠普成功擠下保持多年老二位置的方正,首度成為中國內地PC市場老二(惠普市場份額為13.4%,方正科技是12.0%。聯想以35.8%的市場份額繼續居首位)。
在上周惠普舉辦的小型媒體溝通會上,中國惠普高級副總裁、中國惠普PSG總經理莊正松介紹了惠普上個財季的業績。筆者發現,惠普采取的很多策略并非獨創,也不是什么奇招妙舉,但拓展同樣的市場,采用類似的策略,惠普執行得很成功。筆者認為,惠普上躥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整合全球資源,挖掘新興機會。惠普在證券行業成功推廣瘦客戶機是一個例子。中國股市超級火爆帶來證券業陳舊IT設備更換和擴容的需求。惠普從去年8月開始把瘦客戶機引入中國市場。據莊正松介紹,目前惠普瘦客戶機的出貨量亞太區是全球第一名,而亞太市場出貨量一半來自中國的證券業。今年惠普把刀片PC引入中國市場。根據IDC預測,未來10年內全球瘦客戶機市場將以超過40%的速度增長,而亞太地區將以超過70%的增長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目前該領城國內基本上只有惠普在拓展。
實際上,惠普在電信、網吧等新市場拓展的成功,體現了惠普擁有的全球性資源和實力的優勢。惠普在中國設有租賃公司,有能力讓消費者不用為錢發愁。這在目前PC行業利潤非常低薄的狀況下尤為重要。據行內人士分析,PC業目前的發展空間有兩個,一是中小企業,一是處于底層市場的消費群體。而這兩類市場,資金回籠慢,而且必要時還必須放信貸給消費者,對廠商資金是巨大的考驗。而廠商如果大量放款,將存在回款難的風險。顯然,和聯想、方正等國內廠商相比,惠普更財大氣粗。
第二是“土”玩法。在很多全球公司都熱行全球統一戰略時,惠普奉行比本土公司還“土”的策略。比如在市場推廣策略上,對于聯想、海爾等本土廠商都看重并大張旗鼓宣傳的農村市場,惠普的宣傳推廣方式非常“土”。據筆者了解,惠普有針對性地對老百姓的喜好進行推廣。有的地方,老百姓喜歡看橫幅,惠普就拉橫幅(廣告); 有的地方喜歡在墻上刷廣告語,惠普也采用過“刷墻”的宣傳方式; 而有些地方老百姓喜歡看電影,惠普就給他們放電影,在電影放映中間插入惠普廣告。惠普這種很“土”、很務實的方式,據說“很管用”。
三是強有力地執行。記者曾問過一個老惠普人,“卡莉時代”和“赫德時代”,惠普的經營思路有怎樣的不同?他回答: 現在更注重做事,更加有效率。他說,原來也制定一些計劃,但常寫了厚厚的一本,放在抽屜里,過后很少過問; 而現在,強調執行,要按階段落實。盡管調整后的惠普組織架構扁平了,業務上更聚焦了,但并沒有為了各自拼業績而各自為戰。莊正松說,以前臺式部門和消費部門都很少溝通,比如說以前商用部門顯示器缺貨了,而消費部門有存貨,也很少會內部調劑; 而現在則不同,相互可以調劑。其實,執行的魅力就是看誰能把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