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勤地不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大家都相信通過努力就能獲得收獲。但是我國處于自然災害多發地帶,暴雨、洪水、干旱等常常使農民一年的辛苦化為泡影,即便風調雨順也難免會遇到火災、疫病等意外,為了使我們的汗水不白流,應該增強保險意識,讓保險來彌補天時的不足。
1.什么是農業保險?有哪些種類?
農業保險是指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我國開辦的農業保險主要險種有:農產品保險,生豬保險,牲畜保險,奶牛保險,耕牛保險,山羊保險,養魚保險,養鹿、養鴨、養雞等保險,對蝦、蚌珍珠等保險,家禽綜合保險,水稻、蔬菜保險,稻麥場、森林火災保險,烤煙種植、西瓜雹災、香梨收獲、小麥凍害、棉花種植、棉田地膜覆蓋雹災等保險,蘋果、鴨梨保險等等。
2.如果參加農作物保險,在遇災農作物減產時能獲得什么保障?
根據保險金額確定方法不同,獲得的補償也不同。如果遇災減產是部分損失,以投入的成本為保險金額,則補償款為:實際投入成本×受害農作物/農作物總數×(1-免賠率);以預期收獲量為保險金額的,其補償款為:賠款=(預期收獲量-實際收獲量)×單價×(1-免賠率)。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部分損失的計算方式,如果是全部損失則就無須考慮收成減產的比例了。
3.我是啤酒花種植戶,每年總擔心啤酒花入庫前發生火災,我能為此購買保險嗎?
可以購買收獲期農作物火災險,目前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開辦了這項業務。這個險種是針對農作物成熟后,在收割或采摘開始到完成初級加工進入倉庫前這段時間的保險。凡是收獲期需進行初級加工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都可以投保。
4.農作物保險的保險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主要是根據生產期限來確定的,一般來說生長期的保險期限是從出土定苗到成熟收割,收獲期農作物保險的期限是從收獲開始到入倉時止。
5.什么損失可以由農作物保險金來賠付?
主要有投入成本和預期收獲兩種,比如在保險合同中約定按照成本確定保險金額,則種子費、機耕費、肥料費、灌溉費、工具折舊、勞動力成本都可以計入。如果以預期收益來確定保險金額,則在賠付時直接計算減產的損失。
6.如何確定養殖保險的保險期限?
養殖業保險是指以家禽、家畜、水產品為保險標的,在養殖過程中遭遇自然災害或意外死亡時,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的保險。其保險期限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根據養殖周期雙方商定。但保險期限一旦確定,中途不得改變。
7.養殖保險中的保險金額是怎么確定的?
養殖業的保險金額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根據受損時的實際價值乘以一定的比例來確定,有時還需要約定最高賠償范圍。
8.我是一名水產養殖戶,有人向水里投了毒,魚都死了,保險公司能賠嗎?
這屬于養殖業保險的責任范圍,除了自然災害,養殖業保險的責任范圍一般還包括意外事故,如野獸傷害、互斗、中毒、淹溺和各種疫病等。但是發生投毒事件后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應向保險公司報案,以便及時獲得賠償。
9.投保養殖險后,因為瘟疫,雞鴨全部死了,保險公司將如何計算賠款金額?
賠款的計算公式是:(尸體重量-殘值)×承保比例-免賠額,其中的承保比例是指每公斤承保的具體金額,比如3元/公斤。
10.我投放魚苗后,購買了養殖保險,當時魚苗為50公斤,但由于水被污染,魚在長成后被毒死了,現重1000公斤,保險公司將如何計算賠款呢?
發生保險事故造成魚、蝦死亡的賠款計算公式是:(承保魚數-災后實際存魚數)×每尾魚平均保額×承保成數。也就是說,與現在魚的重量沒有關系,只與當時投保的魚的條數有關。(摘自《輕松懂法律5:明明白白說保險》 編著者:楊青梅 劉去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