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奧運會的醞釀階段,顧拜旦曾想“用體育來喚醒法國”。1889年,顧拜旦受法國政府的委托,負責調查研究大學及其預備學校的體育工作。為此,顧拜旦向世界上許多國家發出了調查表,請求他們對各自國家的體育狀況作出回答。他在調查中發現,各國體育組織之間、國內各體育俱樂部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混亂,對立情緒十分嚴重,體育商業化的情況日益普遍,職業運動員數量不斷增加,這使顧拜旦感到十分焦慮:該用什么精神來引導體育運動?用什么方法能把青年組織到體育運動中來呢?事有湊巧,1891年,顧拜旦的朋友和崇拜者狄東神甫創辦了一個學術性的俱樂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顧拜旦非常贊賞這個口號,認為它具有鮮明的體育特點,概括了各個體育項目的進取精神,又體現了他所倡導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1913年,這個口號獲得國際奧委會批準,被寫入奧林匹克運動憲章;后來,第3次國際奧林匹克代表大會又通過決議,使“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成為國際奧委會會徽的構成部分。
【李非/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