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天天臨近了,數字信息亭項目卻面臨著淪為爛尾工程的“危險”,這種狀況令人心焦。
“這個怎么也不好使?”在北京街頭使用數字信息亭的張先生抱怨道,“已經換了好幾個亭子了,不是沒顯示,就是沒法用。分明是爛尾工程嘛!”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調查后發現,分布于北京市街頭巷尾的數字信息亭基本上停留在“形象工程”的層面上,僅有少數設備能夠正常使用。這無疑令人失望且不解。
多數信息亭鬧“罷工”
3月10日,記者在公主墳、宣武門、國貿、燕莎橋、三元橋等地共調查了33臺數字信息亭。其中,有10臺因斷電、死機、網絡故障等問題根本無法使用,12臺存在地圖無法顯示問題,僅有11臺能勉強正常使用。在調查過程中,許多使用者都反映,地圖無法顯示給他們的查詢帶來很大困難。“我經常查地圖,看怎么坐車,可是地圖老是不顯示?!北本┑膭⑴繉﹄x自家不遠處的一臺數字信息亭也很是不滿。
據悉,數字信息亭項目是在北京市信息辦倡導下,北京市委、市政府批準的2003年和2004年的重要實事工程,屬于“數字北京”和“數字奧運”的基礎設施。為此,2002年11月還專門成立了北京首通萬維信息技術發展公司,負責“數字北京信息亭”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工作。
為了順利推廣,北京市還設立了“數字信息亭”工作領導小組。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617臺數字信息亭在2003年和2004年就完成了部署。其中戶內亭160臺、戶外亭457臺,分布于朝陽、海淀等11個區,主要覆蓋商務區、文化區等8類公共場所。
可是對于北京市這樣一個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區區數百臺不過是滄海一粟。更何況其中僅有少數信息亭可以正常使用,于是乎“實事工程”也多少有了幾分“形象工程”的味道。
據知情人透露,數字信息亭“罷工”并不是北京獨有的現象,蘇州、成都、青島等地也同樣存在這一問題。負責青島市信息亭運營的億城通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就坦言,目前青島市的100多臺信息亭中,只有大約60臺能夠正常使用。
在建設之初,我國許多城市的數字信息亭項目都曾規劃,要讓普通市民享受到城市信息化帶來的實惠和方便,并希望能借助數字信息亭縮小數字鴻溝,將之建設成為無障礙、無門坎的信息化便民平臺,以方便市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出行。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這樣美好的愿景距離我們殊為遙遠。
設備維護力度不夠
在被問及為何最近兩年沒有繼續數字信息亭項目建設時,首通萬維公司總經理馬衛國表示,該公司希望利用這段時間完善信息亭的信息服務。他認為,由于一開始項目的推進速度過快,從而導致設備的維護出現了問題。
據他說,數字信息亭在2006年推出了新版“電子地圖”、“房產家居”和“休閑頻道”以及英文版等,并且該公司正在加強與各區政府及信息辦的合作,希望通過各區域板塊構建一個豐富的“數字北京”。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的區縣板塊僅有“今日朝陽”一欄,而所謂的地圖打印等功能仍是擺設。按照首通萬維公司的說法,這些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然而以上只是信息服務上的改善,并沒有涉及記者在調查中遇到的機器故障問題。在記者一一列出所遇到的問題時,首都萬維公司的技術人員這樣解釋:黑屏現象不排除是機器故障,或者是維修不及時所致;由于數字信息亭都是兩年前安裝的,而現在北京的許多路段還要進行施工,因此也導致了一部分信息亭處于“罷工”狀態。對于死機、網絡故障、地圖無法顯示等問題,該公司認為基本上都是軟件和硬件的不穩定所導致的。
顯然,以上的解釋非但不能讓首通萬維公司脫掉干系,還間接證明了該公司對于設備運營維護的懈怠。試想,如果適時出動足夠的人力對設備進行及時維護,或是將那些暫時不能用的數字信息亭搬走,人們又怎會誤以為數字信息亭項目是爛尾工程呢?
運營監管必須到位
馬衛國表示,該公司今年還將全面進行數字信息亭的建設?!拔覀冇媱澰诮衲暝侔惭b1000臺數字信息亭,并對原有的617個信息亭進行升級?!甭牭竭@一計劃,記者不但沒有感覺到欣喜,反倒平添了一份擔心:目前的數字信息亭數量就已經難以實現正常的運轉,更何況再新增上千臺。
早在2005年8月1日,北京市信息辦就頒布了詳盡的《數字北京信息亭運營與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和監管細則,并在當年的9月1日正式實施,以保障信息亭服務的有效性。其中,北京市信息辦負責信息亭運營監管與使用協調;首都之窗運行管理中心負責信息亭的政務信息內容,以及設置審核公共信息服務類欄目、增值服務備案、檢查評估等日常運營監管工作。可是,如此多的信息亭出現問題,是否也多少暴露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呢?
在數字信息亭的維護問題上,首通萬維公司一再表示,該公司對數字信息亭的維護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記者其實并不質疑相關技術與措施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只是辦法雖好,還需要嚴格執行,否則所謂的管理辦法不過是一紙空文。
另外,設備運營和維護措施的落實同樣需要大量的投入。目前,首通萬維公司還處于非盈利狀態,要實現數字信息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運營企業還需要在商業運營模式上繼續探索。
據悉,目前蘇州正在探討利用電子商務模式以亭養亭。譬如,市民可以通過數字信息亭購買車票、交納水電費等。青島、成都等城市也在探討數字信息亭與報刊亭結合的方式,在加強對數字信息亭監管的同時,實現以亭養亭。
與此同時,除了數字信息亭的運維問題,人們的使用問題也不容忽視。采訪中,記者就曾遇到兩位來京打工的農民工,他們要去某地,可是在信息亭里鼓搗了半天,也沒查出來該如何乘車。最后,在記者的幫助下,他們終于查出了乘車路線。由此看來,信息亭的使用方法還需要更為深入的宣傳,其使用方式也需要進一步“傻瓜化”。
編輯點評
曾經有人認為,由于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信息亭最終可能會像街頭的電話亭一樣,少人問津。對此,一些專家認為,即便是在北京這種信息化普及程度較高的城市,數字信息亭仍然擁有充足的生存空間。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信息化程度不高、運維管理難以到位,盲目上馬該項目就只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目前,包括北京、蘇州、青島在內,全國已經有30多個城市啟動了數字信息亭工程。如何避免誤入歧途,各方應潛心思忖。(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