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SanDisk公司推出了32GB用于超便攜筆記本電腦的1.8英寸固態硬盤產品。
本報綜合消息 3月12日, 英特爾公司首次推出固態硬盤產品——Z-U130 Value Solid-State Drive,進入固態硬盤市場,向三星和SanDisk公司發起了挑戰。
這一產品用NAND閃存芯片取代了傳統硬盤的磁頭碟片結構,容量為1GB至8GB,采用業界標準的USB接口,讀、寫速率分別為28MB/s和20MB/s,可為啟動程序、操作系統和常用資料提供更快的儲存替代方案。
固態硬盤可應用于采用英特爾技術的計算平臺,如服務器、筆記本電腦,及采用英特爾嵌入式技術的路由器和銷售終端機。
從總體看,與傳統硬盤和可移動USB相比,固態硬盤的啟動速度和數據讀取速度更快,耗電量也較少,常用于便攜播放器、數碼相機和其他設備,但價格遠比其他儲存方案昂貴、存儲容量較小。
而此前SanDisk和三星早就對固態硬盤市場表示了熱情:三星為次筆記本電腦(sub-notbook)和平板電腦推出了一款32Gb容量的的固態硬盤;SanDisk早在1月份就推出了用于超便攜筆記本電腦的1.8英寸固態硬盤,而在英特爾推出Z-U130 1天后,SanDisk又推出了帶有2.5英寸串行ATA接口的閃存固態硬盤。
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首次推出固態硬盤以及SanDisk擴展閃存產品線,預示著固態硬盤市場必然要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