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逸飛從美國回國的創(chuàng)作,分別經歷了“海上舊夢系列”、“西藏系列”和視覺藝術拓展三個階段,1994年創(chuàng)作的《山地風》描繪了山地的秉性、大風的氣質、生活的激情和精神的高亢。1995年又創(chuàng)作了《母親》、《戀歌》、《龍眼》、《晨曦》、《父與子》、《藏族人家》、《藍色的運河》、《神廟》等一系列描繪雪域高原的作品。陳逸飛與雪域高原有著深情厚意,多次來到藏北,為時空的蒼茫而傾倒,為歲月的深沉而詠吟,為風情的豪爽而感慨,為根系的久遠而震撼。在藏北,他領略了藏族母親的無私奉獻、藏族父親的人格魅力、藏族老人的堅忍不拔以及藏族牧人的勃發(fā)熱烈,那里還有冬夜里悄然積聚的晨曦,有寒風中迎面而來的暖流,有傳承中躍然而起的原創(chuàng),有堅毅中結伴而行的豁達。
正是這深厚的高原文化情結,給予了陳逸飛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作動力。幾乎“西藏系列”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面墻那么大,粗獷豪邁,充滿現代感,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陳逸飛先生曾說:“畫西藏風情由來已久了,我在80年代就畫過。80年代后期我去了西藏。西藏是個離天最近、有神山圣水的地方,是一塊凈土,民族特性渾厚,民風淳樸,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他還說:“藏族是最入畫的民族,人的線條、皮膚、服裝、服飾都具有強烈的個性,這一切都給藝術家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這不是獵奇,而是美感、個性,使藝術家傾倒。”
《龍眼》是陳逸飛“西藏系列”中最具特點的作品,他采用特寫鏡頭的方式,滿幅僅畫一個頭,使構圖顯得格外飽滿。陳逸飛更用飽含激情的大筆觸和大色塊,刻畫出飽經滄桑的老人純真與善良,凸顯了藏民的原始、質樸、野性、粗獷、空靈和神秘,不僅強烈地表現了藏民的人性化的情感,也描繪出了他們世界粗獷純樸的真實。這些作品雖然在風格上一反他此前作品的柔謐甜美、細膩精致,而趨于粗獷豪邁、渾厚壯美,在形式上顯示出圓滿的技藝、老練的筆觸、新穎的構圖,在色彩上表現出輝煌的戲劇性的對比效果。
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陳先生是一個認真的人。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的每一次改變,都需要畫家投入大量的創(chuàng)作激情與精力,使作品能夠達到自己的要求。《龍眼》中注入了畫家相當大的創(chuàng)作激情,具體體現在色彩的運用和大刀闊斧的筆觸上。畫面上有著雕刻般效果皺紋的藏族老漢,他那雙炯炯有神、目光如電的雙眼使人尤感震撼,久久留在人的記憶中,揮之不去。單純從視覺震撼力來講,縱觀中國油畫史,只有羅中立的《父親》可以與之媲美。在藝術上,陳逸飛一直保持著浪漫主義風格、雕塑般的凸現能力和刪繁就簡的聚焦水平,再加上他那種浪漫的民族主義情懷,造就了其獨特的“油畫標簽”。《龍眼》即是深深烙有這種標簽的作品。
《龍眼》參展記錄:
1996/12-1997/1:陳逸飛回顧展,
上海博物館
1997/2-3:陳逸飛回顧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7:參加中國政府(文化部)首次組織
參展的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1998:Premiere Exposition en France,
法國Musee Granet
2005:陳逸飛紀念展,英國倫敦
收藏檔案:
由藏家直接購自陳逸飛先生的經紀畫廊
倫敦馬爾博洛畫廊。(Marlborough London)
出版物:
《陳逸飛回顧展》,馬爾博洛畫廊出版。
《紀念陳逸飛——陳逸飛精品集》,
馬爾博洛畫廊出版。
為威尼斯雙年展出版的畫冊,
意大利Electa出版。
為法國第一博覽會展覽所出版的
《陳逸飛作品集》,馬爾博洛畫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