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小檔案
英文名:ALOYS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76年2月4日
籍貫:中國重慶
星座:水瓶座
身高:1.75cm
體重:65Kg
家族成員:媽媽、兩個弟弟
宗教信仰:佛教(密宗)
特長:聲樂、美術、游泳、計算機
興趣:看書、聽音樂、唱歌
主要影視劇電影作品
1999年《國歌》飾聶耳、2001年《巴爾扎克與小裁縫》飾羅明、2002年《戀愛中的寶貝》飾毛毛
電視作品
2000年《像霧像雨又像風》飾陳子坤、2001年《澀女郎》飾羅密歐、2001年《非你不可》飾柯磊、2002年《金粉世家》飾金燕西、2002年《買辦之家》飾余子鯤、2003年《別了,溫哥華》飾羅毅、2003年《名揚花鼓》飾名揚、2003年《雙響炮》飾徐亨
代言內衣:雅鹿
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成為一個很棒的演員,如果那一天我等不到,我也不遺憾。至少我會對對自己說,陳坤,你尊重你自己了。你不是一個獲得名利和物質的工具。
享受每個角色的人生
我很多時候愿意躲在角色的后面,但是如果碰巧有一個合適的場合,一些合適的人愿意聽聽你在想什么,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真的希望自己有一天成為一個很棒的演員,如果我做不到,我也不遺憾。至少我會對自己說:“陳坤,你尊重你自己了。你不是一個獲得名利和物質的工具。”

他坐在椅子上伸展開身體,“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可能有些人不會明白,沒關系,這是我真實的想法。一切事情都是要靠人的內心給它一個價值。人一定要善意地理解他人的行為。不要總是批判和質疑。質疑雖然讓人進步,但太多的質疑讓人覺得不快樂。”
看他此刻閑庭信步的氣度,你想象不到,他曾經在88米的“世界第一跨”大橋上,半個身子懸離沒有護攔的橋面相距咫尺的疾馳的車外,聲嘶力竭、奮力拼搏:他曾在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前的十幾米高空,如同太空人訓練般急速旋轉360度……當然,這是做戲,但他堅持自己來做這一切,在最新的電影《門》中。他相信,李少紅導演可以發掘出更深層次,不同角度的那個陳坤,他相信,所以,體力透支,但內心快樂。
享受買菜做飯的人生
陳坤就像娛樂圈里的異類,他的休閑方式和別人的不太一樣,他就是不太喜歡去唱歌,泡吧。他告訴記者:“我喜歡溫馨一些的休閑方式,比如和好朋友在家里吃飯聊天的那種感覺。所以只要有時間,我們就會聚到一起,買菜做飯,享受那個過程。”大明星也會做飯?“這你就是外行了,重慶的男孩幾乎都會做飯。而且,我做得還相當不錯,這樣的男人是不是很好?哈哈。”正因為這樣很多朋友都愿意去陳坤家,他說:“我絕不會把工作里的狀態和痕跡帶給朋友,所以和他們在一起,我和他們是一模一樣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明星。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是相同的,我會努力把自己還原成最真實的樣子,和他們聊天、開玩笑、暢所欲言,甚至發脾氣。”
享受有責任的人生
在很多人眼中,明星就是取悅大眾的工具,陳坤不贊同這種說法,他覺得自己身邊就有很多很棒的演員,音樂人沒有被大家看到。“因為娛樂記者只關注那些更娛樂的話題。很多人把明星看成是弱智,好像沒什么腦子。但實際上大家忽略了,任何沙灘上都會有珍珠。我并不是說我是珍珠,但起碼可以討論一個相對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誰是珍珠。這個‘有意思’不是娛樂大眾的。我自己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也不是一個張揚的人,我的職業理想是得到一個好口碑,罵我也可以。因為,從出道到今天,大家給了我太多包容,今年希望多一些罵聲。30歲,人生到了一個臨界點,希望對自己負責任。”
我們年輕的時候大多沒有方向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會認真地問自己,“我到底想怎樣?為什么會這樣!”陳坤也是一樣。太多的質疑讓人不快樂。特別當得到了自己沒有奢望得到的東西時。他用抑揚頓挫的語氣,說:“一下子得到很多東西會讓人有身處在空中樓閣的感覺。在那樣一個恍惚的狀態中,人的方向感會非常不明確。你會問自己,今天我站在這個位置,我得到這一切,是不是應該的?”
“很多人說事業的穩定是心態穩定的源泉。其實恰恰相反,心態是讓我事業穩定的一個因素。事業這個東西是漂泊不定的。很多時候,在事業上,你身處的位置越高,你的欲望越多,你越要拼命向前追上更高的人。欲望會讓人浮躁。所以,最重要是尊重自己的現在,任由自己正常地往前面發展。如果沒有達到你心目中給自己定的那個方向,那個目標,也沒有關系。”
享受生活 享受幸福
如果說,在公眾面前,陳坤是一個敏感、憂郁、內斂,帶著藝術和貴族氣質的文藝小生,那么他就是這樣。“公眾對我的印象沒有誤解。但至于陳坤在自己的生活里面是不是真的這樣,就是我私人的事情了。”他微笑著,很少聽到別人說話的時候會連名帶姓的稱呼自己,陳坤會,經常會,仿佛在說其他人,而這個其他人關乎自己,又不盡然。
“幸福對我來說,是個很矛盾的空間。好像我的新專輯中一首叫做《幸福中》的歌曲寫的一樣——我抱著孤獨,在幸福中。這是一種游離的感覺。幸福是一種不會因為物質的增加而增加的情感。我也不會因為這幾年有更多人關注到我,而感到更加幸福。正好就是最近這幾個月,我忽然想清楚,也真正體會到原來能夠讓我感受到幸福的,不是物質本身,不是別人如何看待我,而是我自己。其實,對于每個人都一樣,如果你開始尊重自己,接受自己的生活,你就比較容易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