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摔斷腿的狗,躺在路邊痛苦地哀號。有很多人經過,但誰也沒有理會這條狗。后來,一位過路人看見受傷的狗,就停了下來,為它接腿骨。誰知,這條狗竟狠狠咬了他一口,過路人沒有放棄,忍著傷痛為狗接好了腿骨。另一些過路人看見了,就笑他的愚,干嘛冒著危險去救一條不識好歹的狗呢?
這個人聽了不以為然,他對那些旁觀者說:“我幫它接骨,是因為我有救它的心愿;而它咬我,是它被碰到疼處的本能反應。所以,你誤解了我,也錯怪了這條狗。”
明知狗會咬人,卻還要救它,我認為,那個人不是愚戇,當一個人的心里都是救助的念頭時,他怎還會繞著彎彎想別的。
想起二戰時期的故事。德國占領了法國,一個冬天的晚上,一隊德國士兵借宿在一個法國老婦人家里。夜里很冷,老婦人在給火爐加柴時,發現一個德國士兵的毯子掉到了床下,她看著這個脫掉了軍裝士兵,他還不過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和自己小兒子的年紀相仿。老婦人心生愛憐,像母親一樣從地上撿起毯子,蓋到了那個小士兵身上。
沒想到,睡夢中的德國士兵以為敵人來襲,從枕下抽出一把匕首,猛地刺入了老婦人的胸膛。
后來,當他弄清事情的原委后,就跪在了那個老婦人面前,流下了懺悔的眼淚。生命彌留之際,老婦人臉上帶著笑容,她對眼前這個德國士兵說:“孩子,我不會怪你。”
當時,德國士兵對于法國人來說,都是可惡的仇敵,為什么“仇敵”在老婦人眼里會成為“孩子”,我想,那是因為她的心地善良,善良,不懂得繞開任何障礙,包括國界。
我認識一個人,幾年前,他路遇一個被歹徒打倒在地的男人。他立刻把男人送到醫院救治。結果,男人因為傷勢嚴重變成了植物人。他救人的時候,是清晨,街上沒有其他的目擊者,所以,男人的家人就認為他是打人兇手。將他告上法庭,他被公安機關調查了四年,直到那個男人神志清醒,他才清白了。但是,他卻為此丟了工作,散了家庭。
我說他傻,為了救別人,卻把自己給毀了。他卻不以為然,他對我說“凡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在那種情況下都會救人。至于后來他的家人懷疑我是兇手,則是另一碼事,和救人沒有關系。”
一直記著他的話,想著當一個人懷揣著善良時,他也許就真的成了不懂取巧、不會轉彎的傻子。
這世界上,許多事物因為懂得轉彎而游刃有余,但也因此會迷失方向。善良是永遠不會轉彎的,善良是一條筆直的線,它常常會撞得頭破血流,但它也成了我們生活的準繩和方向。
選自《婦女》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