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市區(qū)中心廣場的一角已經成為孩子們的“露天溜冰場”,那兒還有專門的體育老師在負責教人溜冰。
看著腳穿溜冰鞋的小朋友們溜來溜去的矯健身姿,我那剛滿5歲的小孫女也纏著我非要去學溜冰不可。實在經不住她的哭鬧,于是我便替她報了名。因為孫女年齡太小,加上是初學還沒有掌握其中的技巧,所以開始時她總是跌倒。老師急中生智,連忙給她找來了一把塑料椅子,讓她推著椅子溜。果然,這個方法倒是挺妙的。因為椅子穩(wěn)當,可以使她站在“冰”上如同站在平地上一般,不用再害怕跌倒,而且推著它還能來去自如地走動。
小孫女這下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有椅子真是好啊!于是,她就一直推著椅子跟在別人的后面溜,玩得可開心啦。
溜了大約一個星期之后。有一天,老師來到溜冰場,見她還在推著椅子溜,這回老師就悄悄走近她,一言不發(fā),突然把椅子從她手上搬走。失去了椅子,也就失去了依靠。小孫女不禁驚慌大叫,腳底不穩(wěn),跌了下去,她還嚷著要那把椅子,而老師卻無動于衷。因此,孫女只能自力更生,她慢慢地爬起來并小心翼翼地站穩(wěn)腳步。這時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溜了這么長時間,原來椅子已經讓她學會了許多。
事實上,推椅子只是一個過程。如果你真的想學會溜冰,那就非得把椅子搬開不可,因為真正的溜冰者是不可能永遠靠在椅子上的。因此,塵世間有許多事情關鍵還得靠自己,而不應靠“椅子”。這又讓我想到,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作為長輩的老人們你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扶他(她)一把,你可以成為他(她)的椅子,但絕對不可能是永遠的。
選自《老年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