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不是一個鼓勵創新的文化,更不是一個利于創業的文化。這樣的文明也易于僵化,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黃色文明與西方為代表的海洋藍色文明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少有海洋文明開放與冒險的創造精神。
最近,我參加了全國高校社團會長年會,其中一個重要主題是關于創業。我覺得目前市場經濟興起的創業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好的時機,可以說中國迎來大創業的時代,創業是一種時尚。我覺得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大創業的時代,中國進入了一個大創業的時代。
中國是有根深蒂固淵源的農業古國,所謂的亞細亞生產模式使人因土地的固定性而長久地固守在原地。士農工商,中國歷來就把具有冒險和創造潛能的商業排在最后。單獨的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不是一個鼓勵創新的文化,更不是一個利于創業的文化。這樣的文明也易于僵化,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黃色文明與西方為代表的海洋藍色文明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少有海洋文明開放與冒險的創造精神。大世界的趨勢是不容許僥幸的,大家可以想想,近代以來的世界發展和百多年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征途實際就是逐步開放和趨向冒險創新的歷程。人類社會的近代化催生的市場經濟血液里涌動的一種特質就是冒險和創新,市場經濟時代有一個根本特征就是它是一個創業的時代。自從改革開放我們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也就進入了一個創業的時代。而中國在過去的30年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政府也在提倡,我們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打造創新型社會。創新型社會我們靠什么來做依托?前兩天我在英國的金融時報中文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中間我提到創新型社會必須靠大量的創業來做依托,如果沒有創業,創新型社會只能是一句空話。你不能把實驗室,不能把各種理念轉化成一種市場能夠接受的產品或者服務,創新是不能起作用的。市場經濟的巨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它帶來了創業。我們說資本主義國家發達,而我們落后是因為他們各方面現代化的更領先,但這個理由大而空。我認為是創業方面比我們做得早。自從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自從資本主義的工業革命以來,大量的創業在不斷地進行。尤其二戰后的商業和創業經濟,以及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創業革命風暴已席卷全球。而推動發達國家在戰后幾十年取得如此巨大進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商業和創業受到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創業者、企業家、商人、公司經營者、獨立專業行業從事者和自由職業者,他們成了西方工業發達社會的一種中堅力量,促使經濟高效率和高質量地發展。
現在我們處在創業的大時代,這么一個時代大背景。講了創業的好處,講了創業應該具備的幾種能力,講了大學生創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素質,所以我覺得大家關心創業是一種很好的時尚,中國今后的未來,我覺得就是要寄托在創業上,因為中國在強調科技創新也好,打造創新型國家也好。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創新做依托,來實現創新型國家的話,中國要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只能是一句空話,中國不能再滿足于只是做一個基礎的加工場的這么一個地位,我們應該涌現更多的創業級的人才。
我想今天的中國,應當提倡創業時尚,提倡創業文化。創業是改變人生的轉折點,是人生的升華。中國正迎來創業的大時代,識時務者為俊杰,一旦時機成熟,有機會經歷創業的時候,一定要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實現人生最大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