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中,為企業創造業績與利潤才是衡量華人職業經理人能力的唯一準繩。
1998年,全球財富500強企業,加拿大龐巴迪公司任命了一位名叫張劍煒的華人作為龐巴迪運輸(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由他開發、協調公司在華全部業務。在其后的8年里,作為世界最大鐵路和軌道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商,龐巴迪在中國拿到了總值幾十億美元的訂單,漂亮舒適的龐巴迪列車穿梭往來于中國各地。于是,張劍煒被人戲稱為“龐巴迪的核武器”。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張劍煒,他的“核威力”究竟在哪里?他成功的秘訣又在哪里?
秘訣一:低調投入專一
與很多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經常出現在高爾夫球場和時尚雜志上不同,張劍煒為人比較低調。想約訪張劍煒,幾乎成為了各類媒體考驗記者能力的功課。張劍煒善于經營企業,卻不善于經營自己,說得少做得多。他認為企業的業績與利潤才是衡量職業經理人能力的唯一準繩。

“可能人家能力比我強,但是我真的沒有時間打高爾夫。”張劍煒自嘲說。由于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煙和咖啡成了他最大的嗜好。在很多人眼里,跨國公司的華人高管,往往是逍遙的“空中飛人”,有寬裕的假期坐飛機去世界各地觀光旅行。可對張劍煒來說,偶爾的休假其實與出差沒啥區別。幾年前,張劍煒去加拿大度假,可還在掛念他的工作,由于途中
收發電子郵件不方便,他居然背上一臺打印機和傳真機同行。
張劍煒對記者戲稱,自己從小就一根筋,直線思維,只要自己認準的事情,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
1995年,張劍煒從項目經理起家,開始了他在龐巴迪的服務生涯;1998年,他單槍匹馬回國開發中國市場;2005年,張劍煒被任命為公司中國總裁兼首席代表,領導公司宇航和運輸集團在華業務。龐巴迪總部本來只想讓張劍煒在中國干3年,但他一呆就是8年。其間,張劍煒拒絕了獵頭公司開出的天價薪水,依然留守龐巴迪。
他對記者表示,自己對“忠誠”看得很重,不喜歡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喜歡“跳槽”,因此上了龐巴迪這條“大船”后,就下不來了。
秘訣二:無私者才能無畏
不過,也有人說張劍煒是龐巴迪的“異類”分子。有一次公司開會討論銷往中國的產品如何定價,張劍煒主張降價,一些外國同事于是說張劍煒是華人,偏袒中國,有私心,不忠于龐巴迪。可張劍煒認為,這種尋求短期利益的功利行為,才是傷害公司長遠利益的“私心”。如今龐巴迪在中國獲得的許多項目,正是張劍煒那時開發積累的。
張劍煒在派往中國時,又有人說他是“資產階級買辦”,“假洋鬼子”,他面臨的尷尬境地,正是所有跨國公司華人高管面對的普遍問題。“我雖拿著外國護照,但是我比你愛國。我也給國外的同事講,我是中國人,但是我對龐巴迪比你忠誠多了。”張劍煒回答說,自己用“赤子之心”來表達好像有點自吹,但他堅信對祖國是問心無愧的。“毛主席說,無私才能夠無畏,你考慮問題時,不把個人得失和個人利益摻雜到里面,你就很坦然,你就可以睡個安穩覺。”
2005年6月,中國鐵道部與龐巴迪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鐵道部和外資企業簽訂類似協議,尚屬首次。有人質疑這協議背后是否有中加兩國外交力量的支持,或者是龐巴迪得益于政府公關。而張劍煒表示,與部分跨國企業不同,龐巴迪沒有請任何“代理”、“顧問”去“游說”政府部門。公司與中國政府建立合作的基礎,就是龐巴迪坦誠務實的合作態度。
2005年,張劍煒接管了龐巴迪在中國的宇航業務。2006年6月,龐巴迪宣布將參與中國ARJ21-900支線飛機的研發。張劍煒駕駛的這輛“龐巴迪列車”看樣子是停不下來了。
相關銜接
杰克·韋爾奇的成功秘訣:
堅韌勇氣睿智
1981年4月,45歲的杰克·韋爾奇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在韋爾奇初掌通用電氣時,公司旗下僅有照明、發動機和電力3個事業部具備市場優勢,而如今,通用電氣已有9個事業部入選《財富》500強。在韋爾奇執掌通用電氣的19年中,公司一路迅跑,連續3年在美國《財富》雜志的“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評選中名列榜首。
——評論:杰克·韋爾奇其過人的才智、毅力、勇氣、威信讓無數職業經理人為之傾倒。他為職業經理人樹立起的一座標桿,這是他對商業界最大的貢獻。
李家祥的成功秘訣:
適應環境扭轉困局
2000年11月,一紙調令將沒有任何企業管理經驗,從未接受過管理類培訓的原空軍少將李家祥轉調到國航,在短短一年內,李家祥使國航迅速實現了扭虧為贏。2006年,國航凈利潤增長86.71%。為此,李家祥獲得了2006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評論:行伍出身的李家祥個性強硬,能夠當天即撤換引發員工鬧事的經理。他也有耐心,不惜花費3年時間來解決中層干部臃腫的問題。他還通過借用“外腦”來解決國企體制不暢的問題,嘗試打造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新國企。通過聘用職業經理人和借用“外腦”為國企解困,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李家祥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