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我們有理由越來越蠢,不是沒有根據的。
先來看看是什么殘酷地剝奪了我們用手寫作的權力。自從那個可惡的貝爾發明了電話之后,聰明人一下子看出了其中的機巧,一個個把電話當成了超級棒棒糖,捏在手上再也不愿意放下,而寫信從此就成了一種奢侈。也是的,煲5個小時的電話粥,如果用寫信的方式進行,不知是不是要把手腕寫成一截朽木?煲5個小時的電話粥,下場后我們可以仍然滿面春風,而寫5個小時下來,我們非得用10公斤高麗參來大補不可,不然,就有可能虛脫成一條腌黃瓜。如今,寫信這玩意兒,已越來越稀罕,聰明人恐怕會對個別仍然堅持以寫信為樂的哥們兒嗤之以鼻。
不寫信可以,但人類不可能不寫作。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人類只發明了電話,而沒有后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電腦,可就洪福齊天了。可我們偏偏就接踵而來發明了電腦,而且這鬼東西,一發明出來,就以雷霆萬鈞之力,席卷全球。大凡不是過于守舊或愚蠢的極少數人,人人都對電腦崇拜得五體投地。一時間,全世界的筆桿子都紛紛甩進了歷史博物館。一部鴻篇巨制,用手寫沒有三五年,可能拿不下來,而用電腦敲打鍵盤,半個月甚至幾天就可以大功告成。這么神奇的東西,大受歡迎當然在情理之中了。
科技不僅剝奪了我們用手寫作的權力,而且,把我們的閱讀權也剝奪得差不多了。剝奪我們閱讀權的,又是一個科學的怪胎,那就是電視。在電視這個勞什子出現之前,人類尤其是知識分子的閱讀興趣還是很可觀的。但自從電視出現尤其是彩色電視出現之后,人類的雙眼就從書本上徹底地解放了出來。
科技還常常讓我們的大腦長期放假處于休閑狀態。最典型的就是數碼相機。數碼相機是一種最最典型的傻瓜相機,只要我們把有關設置調到自動檔,就是瞎子也可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來。拍出光彩照人的照片來,也不是什么難于上青天的事。說不定有哪個低能兒,因了數碼相機,一不小心拍出震動世界的荷賽獎作品來。其實,攝影是一門高深莫測的藝術,只有聰明的大腦和豐富的經驗才能征服它??萍紖s把它徹底地顛覆了,使它成了一件類似于小兒科的事情。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除了可愛的科技把我們一步步帶向荊棘叢生的彼岸,教育也不失時機地趕來湊熱鬧。短識階層全民學英語,就是一個天大的誤區。我們的國度里,不但大學生出來滿腦子ABC,那些碩士、博士,也連放出的屁來,全是一股倫敦味或華盛頓味。也難怪他們了,他們如果敢于不熱衷于英語,不但碩士博士難以到手,就是學士學位,也有可能泡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連那些五六十歲想要一個職稱的候補老人,也不得不向布萊爾或者布什俯首稱臣。英語對于中國的損害,大過所有的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損害是有限的,而英語對于中國人的創造性智慧的扼殺,卻是災難性的。其實,英語只是一個語言工具而已,有它固然是好,沒有它,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還有論文,也把我們的創造性智慧鎖住了。現在申報學位、申報獎勵,申報職稱,等等,動不動就是要多少多少論文,似乎越多越好。而論文的質量,關注的人卻并不多。我們的論文政策,不可能不縱容許許多多人拼命往論文里灌水,一篇灌成十篇百篇,就是有那么一點新意,也沖得不見蹤影了。
生在當代中國的土地上、我們完全有理由越來越蠢!
(摘自《遼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