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東部一個名叫德布爾的珠寶商,為慶祝10周年店慶,別出心裁地向4000名顧客寄出郵件,其中200個信封里裝有鉆石,其余的則裝有看起來像鉆石,但價格要便宜得多的鋯石。郵件寄出之后,他就開始等待他期待中的人們的贊美和謝意。
可是每次郵遞員來,帶給他的都是失望。怎么回事呢?難道大家收到了不要錢的寶石,連寫封信都沒有興趣?左等右等,他終于沉不住氣了,于是開始打電話向一些客戶詢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問的結果,使德布爾又好氣又好笑。原來顧客們早已對郵箱中的廣告郵件不勝其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要見了那些來自某某公司和某某商家的郵件,就把他們扔到垃圾箱里去。自然,德布爾寄出的那些裝有寶石和鋯石的郵件,也被他們當作“垃圾郵件”扔掉了。一得知這一結果后,德布爾在當地媒體上表示:“我實在是太幼稚了,我忘了現在的人已經再也不會相信這種郵件了。”
這件事,至少可以給我們傳遞這樣幾個信息:
1、哪怕是珠寶商的“別出心裁”,也會有非常愚蠢的時候;
2、寶石的光芒,也穿透不了人們的習慣思維;
3、一個人如果過于“沉得住氣”,有些事情他將永遠也弄不清真相;
4、將一件東西變成垃圾的,首先是人的大腦——許多情況下,人的大腦與垃圾桶沒有什么區別。
(摘自《今晚報》文/陳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