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一位曾經讓家鄉人人懼怕、恨之入骨的冷面殺手,卻在獄中因了一個女孩那251封堅持不懈來信的鼓勵而改變!
他出生在臺灣“眷村”一個軍官家庭,小時候常與人打架。有一次,打架輸了后,他回到家抓住媽媽的袖子哭訴,剛好輸了牌的媽媽責怪道:“男孩子打輸了架還有臉哭?打贏了再回來!”旁邊的幾個牌友也跟著笑他。
那時,父親在外地當指揮官,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沒在他身邊,而媽媽整天在家里開賭場,對于他的成長疏于管教和引導。那次受到媽媽的責怪后,他越想越氣。于是,他馬上找到打他的那個孩子,操起一塊磚頭猛蓋過去,看到那個孩子被砸得頭破血流,他竟未產生一絲后怕,反而得意地笑著走開了!
自此之后,沒有人再敢欺負他。而他漸漸養成好斗的性格,常常糾結村里的孩子一起打架鬧事,并成立了“虎威幫”,自稱老大。
升入初中后,他跟隨一個功夫高手學練少林拳,每天在課堂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制造血腥暴力,好像打架不出點血,就覺得不過癮!因此,他成了警察局進進出出的常客。
父親回來后,不禁為此大傷腦筋,只得把他送進了高雄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父親認為,通過軍事訓練一定可以改變他暴力的性格。
然而,事與愿違!他不但本性未改,反而學到了更多的打架技巧,很快成為拳擊高手。17歲那年,因為在軍校一次斗毆中,他將同學打成重傷,被學校開除。
之后,他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更加肆無忌憚!父親的嚴厲管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高中未畢業,他就混入黑社會,以幫人討債、包賭包娼為生。
1973年,因為參與“臺北木柵涼亭血案”,19歲的他第一次被捕入獄。
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監獄生涯!幾經越獄逃脫,又被抓獲,但他仍然不知悔改,甚至在獄中學起了英語,夢想成為國際殺手!
在第一次越獄之前,他意外地收到一個女孩的來信,女孩在信中鼓勵他要悔過自新,好好改造,早日從良為善!他收到這個女孩的第一封信后,既驚又喜,為了打發無聊時光,他就開始與她通信,反正,他內心仍然謀劃著如何越獄。通了幾十封信后,他就越獄逃跑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當他再次入獄,那個女孩的信又如約而至。他開始迷茫了,他想到了改過自新。而那個女孩的來信猶如一把打開心門的鑰匙:“如果你想重獲自由,必須打開捆綁的心靈。否則,即使你逃脫了監獄,你的身心也是被關押著的……”就這樣,女孩的來信一封又一封,直到她寄來第251封信時,他痛下決心安心服刑。甚至,成了虔誠的基督教徒。后來還獲得減刑,提前出獄。出獄后,他進入神學院讀書、布道,并娶了那個女孩為妻。
他就是臺灣曾經赫赫有名的冷面殺手呂代豪,他曾先后被判處徒刑共38年,臺灣的38所監獄,他進過14所!
就是這樣一位曾經讓家鄉人人懼怕、恨之入骨的冷面殺手,卻在獄中因了一個女孩那251封堅持不懈來信的鼓勵而改變!后來,呂代豪先后在臺灣和美國獲得了教育學和神學兩個博士學位,現正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第三個博士學位。并且,他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收刀入鞘》一書,以此幫助那些迷失心靈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他說:“人生的上半場打不好沒關系,還有下半場,只要努力。”
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始終備份著人世之初的那份良知,關鍵在于,當他迷失方向,良知被掩埋掉以后,我們以什么樣的方式,如何喚回他,讓他重返正路,才是值得深思的!
(摘自《中國青年》文/家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