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口頭禪是“我的兒啊”,每每聽到這句話,我渾身會起雞皮疙瘩,趕緊借口有事溜走。父親不管我在不在身邊,對我胡亂吹捧是他的一大嗜好。
從小到大,我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每個學期都會獲好幾項“競賽獎”;甚至后來父親實在想不到什么競賽項目了,將50公斤都不到的我說成是校舉重冠軍。鄰居們看見我氣喘吁吁地背著書包回家,半開玩笑地說:舉重冠軍回家了。
我頓時羞得無地自容。然而,我門也摔過,杯子也摔過,也賭氣不吃飯過,父親依然我行我素,好幾次,我甚至打算離家出走,可我這個人,偏偏平凡得太離譜,連胸口的怒火也來得軟綿綿,每次剛一跨出家門便后悔了,每次走出家門幾里路便不知不覺掉頭往回走了。
父親似乎摸著了我的脾氣,他在那頭將我夸得更加天花亂墜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在大家面前抬不起頭來。
初二下學期,縣里舉辦普法知識競賽,這些所謂的競賽無非是老師將標準答案寫在黑板上,學生抄錄在答卷上,然后隨機抽取獲獎人員,我幸運地獲得了二等獎。那天,父親比誰都開心,特意買來了白酒,喝一杯酒看一眼我的榮譽證書。我以為父親肯定又要出去天花亂墜地吹噓我,然而,父親這次沒有跟任何人提我競賽得獎的事情,他只把我叫到他身邊:“這么多年來,爸一直向旁人吹噓你,爸心里頭其實很清楚你有幾斤幾兩。爸之所以這么做,只想你在外頭欠下的‘名譽債’能激發你‘還債’的決心啊!今天,你總算償還了一點‘債’,爸好高興!”父親說著,竟嗚嗚地哭起來。
那一刻,我也禁不住淚流滿面,父親用心良苦呀!
接下來的日子,我通過自身努力,一點點地償還父親在外頭所欠下的“債”。令我欣喜的是,在“還債”過程中,我逐漸地發現了“還債”的快樂,我上了重點大學,接著又拿到了碩士學位,更重要的是,父親說,他終于可以把腰桿兒挺得直直的了。
我這才知道,之前那么多年,父親不斷在外頭欠下“債”,他因此所承受的壓力,強我幾倍!
(君君摘自《洛陽日報》文/戚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