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把浮名,換了淺斟輕唱
費德勒奪冠了,女版費德勒也奪冠了,9月初的法拉盛公園毫無驚奇。
仔細搜索記憶,整個美網期間唯一令我拍案驚奇的卻是某媒體給美國小妞馬泰克送上的外號——“黃金奶”入目三分振聾發聵真是符合該媒體又“新”又“浪”的一貫做派:聯想起溫網期間法國人巴托麗在進入決賽時大談看臺上的皮爾斯布魯斯南仿佛自己能夠創造歷史全靠黃金眼溫情脈脈的注視:酒家不禁又想——什么時候如果咱們的張大導演坐在看臺上,看著彭帥、鄭潔之流在中網贏場球是否又有媒體嘩然刀筆所至,滿城盡帶黃金甲。
而如果萬一不幸布魯斯南和張藝謀哪天坐在同一場地中看了場馬泰克的比賽,嗚呼哀哉,豈不是“身披黃金甲,怒睜黃金跟,直盯黃金奶”?
別怪我不嚴肅,也許只能怪海寧太嚴肅,而費德勒又太有天賦。比賽總是要炒作的,而結局看似卻注定了,天天掰著手指數費天王能破幾項紀錄不如放眼四顧。
這種無奈也許是當今網壇最真實的寫照——這是一個偉大又寂寞的時代,兩個統治者用不懈地攀登把網球帶到了更高的海拔因而空氣稀薄。
把“統治”一詞放到海寧身上美國人大概是最不服氣的 他們的論調總是假設如果大小威不受那么多傷,如果她們少在走模特步演肥皂劇上浪費時間,她們的“威氏王朝”本該千秋萬代,一統江湖。不過這種說法小威自己就未必同意。不久前她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大姐被殺后她的生活出現了很大問題需要到網球以外的世界透口氣。當然美國人的說法酒家也不同意,海寧不也剛離婚了嗎?對一個女人來說離婚帶來的壓迫感未必比喪姐遜色多少。
空氣稀薄有人大口呼吸有人掉頭而去僅此而已?!叭贪迅∶麚Q了淺斟輕唱”,一代名句 說的不是柳永天生愛喝花酒實在是奉旨填詞”,無可奈何啊。換作馬泰克如果能夠像海寧那樣不茍言笑衣裝整肅便能把大滿貫手到擒來想必她也會毫不猶豫地牢牢藏起自己的D罩杯。
滾滾紅塵,又有幾個打網球的女子能夠像庫爾尼科娃一樣登上《體育畫報》的封面,儼然一代尤物?而轉回頭再看,隨著庫娃離網球越來越遠,如今又有多少人記得當年那條瘋魔網壇的大辮子?
和馬泰克相映成趣的是受了不少美國文化熏陶的塞爾維亞少年德約科維奇小伙子屬于演技球技皆好的新代。戰勝費雷爾后他又是模仿納達爾又是模仿莎拉波娃把場大滿貫消解得好萊塢電影賽前更是爆出了派對狂歡半裸作秀的新聞。年輕就是無極限在驚險守住兩個搶七后費德勒也不得不把未來心悅誠服地讓出。
可如果把他換作對費德勒已十連敗的休伊特達維登科羅迪克等呢?
輸給費德勒后達維登科憋出這么一句:“當你拼盡全力去打一場比賽卻還是輸掉了它,你只會覺得自己隨時處于發瘋的邊緣不能自拔,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輕唱。只一“忍”字,殊為不易。
薩芬上珠峰?
“人和山在一起,就會產生奇跡?!币晃坏巧脚笥训目陬^禪。聽說薩芬去了西藏,要去征服世界第六大高峰——卓奧友,于是我就想起了這句話。
曾經有人說 薩芬的天分是所有網球運動員中最好的,但他浪費天分的本領同樣也是最突出的。這樣個矛盾的人,和山結合在起又會產生什么奇跡?
路透社報道說薩芬的登山向導來自西藏登山學校。托幾個和藏隊熟悉的登山強人打探消息,強人的第反應是,薩芬也中毒了?原來他們營登山叫中毒。強人看完新聞資料意味深長地說薩芬這趟沒準是為登珠峰做熱身。
強人一步一步推理。首先薩芬參加的是一個叫七大洲最高峰攀登隊的組織。這個組織專好吸收名人隊員,目的就是把這些名人組織到最高峰上去。第一個加入組織并完成7座的是大名鼎鼎的迪斯尼老板。而國內著名的“登山老板”王石和王秋陽,也是這個隊伍的成員。這一群人,無一例外都是登山發燒友,一旦開始難免中毒。
其次是這次帶隊的隊長,名為Alex Ab ramov他是俄羅斯登山強人,曾經創造過最快攀登珠峰的紀錄,常年混跡于珠峰以及喜馬拉雅帶。有這個老油子帶隊薩芬的訓練計劃以及登頂的成功幾率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朋友隨后又傳給我份該強人的訓練計劃,一周七天,天天強化,甚至還有在“露天雪坑泡澡”這樣極具自虐傾向的訓練科目,不過朋友分析說,像薩芬這樣的頂級運動員,其本身的體能和身體素質肯定能滿足登頂需要,并不需要特別的訓練。卓奧友峰其實難度不高,唯一難的就是一段冰壁。一旦站上這座海拔8201米的神山之巔,曾經攀登過數座高峰的朋友說,沒有人會不愛上那種感覺。
事實上在所有8000米高峰中卓奧友是最簡單的一座也是路線最成熟商業化運作最規范的一座。所謂商業化運作說白了就是只要花得起錢就算連拉帶拽,就算連背帶扛登山向導也能把你運作上頂峰。
看起來,薩芬登頂卓奧友沒有任何懸念,懸念只在于登頂之后站在世界的屋脊之上,這位天賦最好的球員會想些什么,上天會給他何種啟示?
為什么要去登山,流傳最廣的一句解釋是,因為山在那里。王石說,要把登山當作一種企業文化來倡導那是一種生活方式。張朝陽在自己的博客中有些肉麻地動情寫道“那是對人生嚴肅認真態度的毅然選擇。那是內心勇敢樂觀的無言明證。那是對人類生命力強大的終極歌頌與贊嘆!
我沒有登過山,上過的最高峰也就是峨眉山,海拔才3000多米還是坐車上的頂。我無法理解登頂的樂趣和價值所在但我愿意相信人和山在一起就會產生奇跡。等待薩芬的奇跡。
女人的需要
看看現在賽場上春風得意的那幾個女選手……”“莎拉波娃辛吉斯還有我們的李娜?!薄皩?,她們都是有愛情滋潤的。但是像剛剛離婚的海寧,澳網是因為‘個人原因’居然退賽了?!薄皭矍榈牧α繉ε藖碚f真是不可缺少。”
這是今年年初澳網比賽之前我和同事在直播節目中的一段對談——現在看來有如天方夜譚般的論斷當時卻并不是徹頭徹尾的笑話。那段時間,被視為澳網大熱門的莎拉波娃正被狂傳與羅迪克的“羅曼史”,“謠言生動到了一舉一動,音容笑貌的地步復出年就升入世界前十的“公主”辛吉斯,剛剛確認了手指上“駙馬”斯捷潘內克戴上的訂婚指環,澳網熱身賽異常神勇的李娜也得到了青梅竹馬夫婿姜山的貼身指導。而海寧呢?這位21歲就自愿走進圍城的球員卻宣布4年多婚姻壽終正寢,恰好映照了她陷入反復的職業生涯,事實勝于雄辯就算女權主義者們覺得上述觀點再“沙文”再可笑,面對事實也難免躊躇。
然而事實再次嘲笑了我們的無知。8個月后,四大滿貫兩手空空的莎娃坐到了美網男單亞軍德約科維奇的支持者陣營里,辛吉斯的再次單身讓人回憶起了“黑寡婦”的名頭 由丈夫帶來“快樂網球”的李娜更因為肋間肌肉組織受傷銷聲匿跡得完全沒了溫網8強的得意而從孤獨走回到孤獨的海寧,卻是法網,美網冠軍在手穩穩的坐在WTA一姐寶座上,為自己的人生掀開了新的一頁。
我并不想證明任何觀點,我只是在疑惑:“女人到底需要什么?”雖然海寧向來不公開談論自己的婚姻但我有理由相信這個幼年喪母,與家人長期不和的姑娘之所以早婚,純粹出于對“愛”的需要——年少時愛情對我們(我是說大部分女人)來說,也許就意味著對整個人生的肯定,讓人充實而充滿自信。所以海寧能在婚后一年中兩勝克里斯特斯奪取個人的頭兩個大滿貫,并且第一次站到女子職業網壇之巔,從此奠定江湖地位。然而,愛情卻不是生活的全部當它不再能支撐時它也就隨之幻滅了,尤其是當女人開始重新對人生定義時。幾年前我曾經寫過:“海寧先生皮埃爾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比利時人,和網球的關系止于業余玩玩;他也不會陪伴海寧走遍世界參加比賽,人們決不會像熟悉明星一樣熟悉他的臉:“那時低調平和,對于一項受到全球無數人熱切關注的職業運動保持著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也許正是一個剛在世界前十里待了一年、大滿貫最好成績止于8強還在為擊敗次小威而開心的女孩子的需求,因為那可以為枯燥的網球世界帶來不一樣的光彩。但是當這個女孩子5個大滿貫頭銜加身捧回唯一的奧運冠軍而成為國家英雄贊美和毀謗接踵而來的時候,一切就不再是一個“愛”字可以說得清楚的了,這不是因為愛情不再珍貴,而是因為她的需求遠遠超過了愛情
我知道我在胡思亂想,胡說八道。在叫人痛苦的截稿期到來之前我讀到海寧又傳出新戀情。
不靠譜的網球情緣
我準備系統地八卦一下紛繁的網球戀情,如果您素來對專業以外的東西不屑一顧,可以跳過此頁直接進入本期技術專欄:“關于在3級弱風條件下左手持拍側上旋發球的非線性受力分析”。
辛吉斯頗為低調地和斯捷潘內克分道揚鑣了,估計公主確實不方便過于張揚——“準駙馬”的名單拉得稍顯冗長,她以任何理由向網球界的子民們交待都會顯得有些單薄。
這邊瑞士姑娘剛剛說完“放在家里的衣服有空就來拿回去”,那邊廂莎拉波娃已經鉆進了德約科維奇的美網決賽包廂莫非塞爾維亞小伙子對自己惟妙惟肖的模仿悄然撞開了她的心扉?網絡上關于他們親昵的照片已經流傳甚廣,那般角度,那般力度,那般溫度,都似曾相識,就在一年之前,她和羅迪克不也是這么溫軟纏綿么?
無獨有偶,伊萬諾維奇同西班牙帥哥羅布雪多之間也迅速爆出戀情傳聞,球場之內一場女子網球新勢力的角逐剛剛揭幕,球場之外美女魅力的終極爭斗已經迅速蔓延。
哪有那么多門當戶對,哪有那么多長相廝守,哪有那么多兩情相悅哪有那么多一網情深?我真的很擔心她們有朝一日搞砸了自己的美麗,她們的身姿在網球場上綻放得足夠絢爛,但如果非要以一種相互捆綁的方式,為自己尋找個網球場上如影隨形的男人,結局不見得有預想中的那么甜蜜和美妙。
想一想克里斯特爾斯吧,那個在2003年最為風情萬種的少女,手指上的訂婚鉆戒已經熠熠生輝,卻依然逃脫不了勞燕分飛的命運安排:一個以網球為生的女人在最美妙的年華里她篤定只能在球場上,行走在那冷漠的白色端線邊沿。寂寞是上天給予她們的一道沒有簡便方法破解的死板命題,她們唯一能做的是耐住寂寞:這很殘酷,但比這更殘酷的是她們試圖抗爭所付出的代價。
此時此刻,我們要高調謳歌阿加西和格拉芙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是他們用童話和神話綜合運用的表現手法,書寫了網壇戀情唯可以大肆宣揚的佳話,他們用事業和愛情的雙重勝利完成了對“網球情緣不靠譜”理論的一次顛覆性反證??晌覀儜撉逍训乜吹剑⒓游髟诏偪竦孛詰偕暇W球女皇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從浪子向男人的完整蛻變,他的身上已經具備了足夠多的成熟魅力基因,另一方面,格拉芙已經毫無爭議地奠定了她的統治地位,他們之間能夠走到一起,與其說是兩個球員之間的相互傾,還不如說是網球世界兩個頂端的次完美融合。從此曠世網球戀情再無后綴,這樣的完美理應只有一次。
求求那些職業球員,別去憧憬在職業圈子里邂逅浪漫。“網球戀情”看起來很美事實上那也只是依舊平鋪直敘的蒼白雙打線。我不能想象某天伊萬諾維奇依偎在羅布雷多的懷里嫵媚地說道:“你的球旋轉好強:后者柔情地回答:“你的平擊也很強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