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日都是富力網球俱樂部的例行打球時間,以往晚上7點鐘人還不會湊齊,但這次因為新教練的到來,俱樂部的10個人都準時到齊了,等著教練的“檢閱”。一片場地已經被大家充分征用,練截擊的、對打底線的,還有傷員在場邊給大家加油。不過即使是這樣的練習,隊里也總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斗嘴”不絕干耳,隊員們說這就是俱樂部的特色:只斗心理,不動氣。這么說來大家打球光憑體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大腦的超速運轉。
地產大腕的網球決戰
房地產界流行這樣一段佳話,兩位房地產界的大腕為了在網球場上一爭高下,各自下了一樁狠注。其中一位房地產大腕就是富力集團的副總楊海清。
三年前的一次北京地產大腕的座談會上,有人偶然提到了網球,星河灣房地產集團的董事長黃文仔,當即說自己在房地產界的網球水平無人能比,聽到此話的楊海清當時就表示不服,挑起了這場網球決戰。會上雙方便約定好了時間,地點,同時還有各自的賭注。當時星河灣的網球場還沒有建好,雙方約定在富力會所決斗,男雙大戰開賽在即,楊總和自己的老搭檔王磐準備迎接挑戰。兩人認識了10多年,默契自不用說,不過后來的結果卻不甚理想。
“挺遺憾的,最后還是輸了,兩個6比3,不過也正是這場比賽讓富力俱樂部慢慢有了雛形,”王磐說楊總是一個永不服輸的人,這點也讓他很是敬佩。
2004年中網前夕,前國家隊選手,也是黃總多年的措檔張九華來到北京,黃總當即放話:即使是專業選手也很難打敗自己。楊總再次應戰,不過看到對方請了專業隊員作搭檔,楊總也找來了京城鼎鼎大名的石曉健。王磐作為楊總的好友始終關注著比賽,“那場比賽贏得比較痛快,最后2比0拿下,不過黃總也并不服輸,網球之戰仍在繼續。”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十月份,黃總在廣州星河灣舉辦一次號稱“專業+業余”的雙打比賽,每對選手必須是一名專業選手搭檔一名業余選手。
“這樣的比賽,明顯是沖著楊總來的,以楊總的性格,應戰是必然的。國慶節那天楊總和我奔赴廣州,楊總還是與石小健搭檔,黃總的搭檔也還是張九華,雖然對手相同,但因為換成了室外場地,楊總不太適應,最后遺憾地輸掉了比賽。”
今年10月份,楊總提議舉辦一項團體賽,與北京網協合作,不過這次不是為了一爭高下,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網球。”這個團體賽的總獎金額在15萬元左右,另外每個參賽隊都會獲得相應的獎金,這樣的目的就是鼓勵大家多多參與網球。”
高手接鍾而至
兩年前,富力會所還沒有建成,楊總心頭最大的事便是球場什么時候蓋好。終于等到球場完工,他又每天去看球場的漆是否干了,實在等不及了,會所還沒有對外營業,揚總和老搭檔王磐就開始打球。
“我和楊總拙年在新世紀飯店網球俱樂部一起打球認識的,那時候他還是自己打球,基本沒有球友,我也正好缺一個搭檔,兩個人就這樣湊到一起。”
九華山莊,頤芳園,光彩,郡王府等,兩個人打球的足跡遍布京城,王磐介紹楊總認識了很多球友,慢慢地也形成了一個小國子,大家逢業余比賽就參加,后來兩人搭檔參加了一個“匯福杯”的比賽,還意外拿到了冠軍。
“那時候我倆都沒有比賽經驗,誤打誤撞地進了決賽,決賽當天,一人扛著一個拍子就去了,不過一到賽場就傻眼了,組委會把我們安排到中央球場,而且一旁還有攝像機,我們不被看好,所以也沒有壓力,最后反而贏了。這是我和楊總拿到的第一個冠軍,他很興奮,當即打電話給香港的親人,從來沒見過他這么高興過。頒獎結束,其他場發的比賽開始的時候,他還在用手機報喜訊。”
這個冠軍也讓楊總徹底愛上了雙打,這是后話,為了與黃總對決,富力幾乎請遍了京城所有的高手,一起切磋球技。每逢周四周日,富力就成了俱樂部成員的節日,每個人打球永遠是在說說笑笑中進行,不會因為一兩分算來算去,也不會把得失看得太重,大家在一起享受的是友誼和快樂。
曼文勝和富力的緣分
他在隊里的外號是“大個兒”,人如其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外表酷似著名演員英壯,連說話也有種喜劇演員特有的幽默。現在經營一家廣告公司,時間相對自由,給網球的時間也更加放縱。
“三年前,我在九華山莊的一個小團體做教練,就是純自發性質的,那時候富力會所還在籌備期間,所以楊總經常來這里打球,也談不上誰教誰,每次活動大家一起切磋,慢慢就認識了。”雖然那時候任教練,但每次吳文勝說到這個還是謙虛地說是和隊員們切磋。當時,他的球齡已經有20年,在眾人當中已經算得上“前輩”,只不過年齡并不比隊員們大多少,有的甚至比他還要大一些。
他接觸網球比較早,如果從耳濡目染開始算。那應該是1987年的事了
“我的父親是中國軟式網球隊的教練,所以我知道網球很早,不過一直也沒機會真正地玩起來,后來上了大學,看到學校里面有網球場,所以大一開學我就成了球場的‘霸主’。”吳文勝說進了大學校門,就有種沖動去找球場,果不其然,學校里面有現成的球場,這可樂壞了他。大一的課程不是太緊張,這也讓他有了更多時間泡在球場,最多的時候一天打7、8個小時,后來朋友送的一把航空牌木制拍,讓他對網球更加瘋狂。
“有了一把真正屬于自己的拍子,感覺如獲至寶,不管吃飯睡覺都惦記,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抱著球拍,大學四年,學校的比賽基本都參加了。”
大學畢業后,有一段時間,吳文勝因為工作不得不暫時放下網球,直到1995年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時間相對自由,才又拾起球拍。也是從那年開始,他報名參加一些業余比賽,第一次參加傳統賽事健康杯,他和搭檔就拿到了冠軍,此后又斷斷續續拿到了三屆冠軍。
富力會所建成之后,楊總邀請他打球,圈中人脈廣泛的吳文勝又招呼了很多業余高手。不過,一個月前,他有了這樣的想法,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水平提高一大截。
“富力雖然高手云集,但大家平時訓練不系統,如果真的出去打比賽,恐怕還有些問題,如果找一個高水平的教練帶大家,隊伍有了組織和紀律,有可能從整體上提高。”
自己提出了建議,果然教練來指導的第一天,他準時來了,不過可是委屈妻子的前提下。“那天和妻子—起打混雙,原定兩小時,后來聽說石小健教練要來,只打了一個小時就匆匆結束了,然后送妻子回家,沒顧上吃飯就趕過來,生怕遲到。”吳文勝說隊伍有了教練顯得更加規范,這對每個人都是一個鞭策。
淳于輝與富力的偶然“約會”
朋友都叫他小輝,從他18歲那年混進業余網球圈開始,不過現在這也是他最郁悶的事,12年過去了,大家還是叫他小輝,甚至是十幾歲的小球友。朋友們說這是大家喜歡他的表現,聽到這個,淳于輝才憨憨地笑了。
2005年的時候,他已經算得上業余網球圈里響當當的人物,獲得的冠軍無數,而更為人知的是,打過的球場無數。富力會所剮剛開張營業,就與朋友相約去打球,而令他意外的是與自己打了很多年的楊海清正是富力集團的副總經理。“因為自己打球比較早,對這個圈子很了解,所以一聽說有新的球場開張,就會下意識地去試試場地,那一次也很巧,又碰到楊總也是那次在富力的碰面才知道他是這里的副總。”
算起來,淳于輝與楊總認識了將近十年,那時候他們都在亞運村的球場打球,只不過是陪練與客人的關系。
“15歲開始打球,上大學之前的一段時間,開始做陪練,那時候亞運村的球場是北京最好的球場,積聚了很多人氣。楊總那時候還是一個人玩,沒什么球友,他也經常到這里打球,之后他找到我陪他打球。”
淳于輝說那時候自己才18歲,楊總老是稱呼他“小伙子”,不過現在的稱呼已經變成了“小輝”。說來也巧,他和楊總的緣分從亞運村開始,接著又延續到九華山莊等很多球場,總是很有默契,走到哪碰到哪。
“每次和楊總碰面都是很偶然,就是那種碰到后,“又是你”或者“又見面了”之類的。所以加入富力俱樂部也很自然,不過現在我的情況不太好,醫生說我是30歲的人,60歲的膝蓋,膝蓋有很嚴重的勞損,不然我一定是這里的一員驍將。”
淳干輝是一個很執著的人,即使在做陪打的時候,他也無時無刻不糾正自己的動作,這種認真有時到了較勁的地步。他的正手是圈內公認的專業,背后則是鮮為人知的故事他曾經跪在家里,把毛巾固定在床欄桿上,然后把右手綁在毛巾上,反復從后向前拉,只是為了體會正手向前推球的感覺。
不過曾經的努力也換來過成功,不然高手云集的富力也很難有他的容身之地。現在每周訓練大部分時間他也會站在場邊充當臨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