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砌墻,紅布覆桌,故作斑駁的革命宣傳海報隨處可見,洋溢著灼熱的革命氣息。但這里不是法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陣地,而是在福州最早引進私房菜概念的元老級菜館之一,巴黎公社私房菜館。但此“巴黎”非逐洋之媚,其意平實,其味也濃。按掌柜的解釋是,巴是“巴楚越閩品味”的巴,黎是“黎明百姓風情”的黎,這樣看來,巴黎二字的含義在重新整合后便洗去流于表層的浮華之氣,顯得樸實純真,親和力強。
巴黎公社是具民宅風格的獨棟小樓,分為三層,在色調運用上大量采用紅色,比如紅色大塊磚板鋪地,顯得干凈簡潔,又隱隱透出喜氣。這里的氣氛是七十年代的氣氛,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因舊讓人回憶逝去的歲月。精心設置的木結構隔屏做舊后顯得大氣古樸,與四周的懷舊氣氛呼應,儼然是公社的革命味道。三樓的環境格局宛如竹林,讓人想起《臥虎藏龍》中的竹林大戰,不過浮現的不是刀光劍影的肆意蕭颯,而是大快朵頤的熱辣快感。

這里的菜式除了閩菜、粵菜與杭幫菜外還走中西合璧路線,就是采集西餐原材的精髓與配料來進行中餐創作,使菜品的樣式既富有幾何美感又蘊含中餐的內斂風情。如此拼貼,亦成時尚。例如同是羊排,卻西菜中做,品嘗起來風味亦中亦西,細看菜品連視神經都感覺刺激新鮮。另外,巴黎公社不斷推陳出新,改良菜品,只為滿足食客的獵奇之胃。而這里菜品名稱亦頗有新意,比如“李鴻章大雜燴”,清史里記載,清末李鴻章出使歐美,思中國飲食,西人問其名,答曰:“雜碎”,即安徽方言“雜燴”。于是李鴻章雜燴“名聲大噪”。再有如“林則徐冰激凌”。典故具體是,林則徐會見洋人,洋人請林公吃冰激凌,林公見冰激凌冒氣,吹了兩口,洋人竊笑。次日,林公回請洋人,端出福州芋泥,洋人見冰激凌沒熱氣,就來一大口,沒料到燙得齜牙咧嘴;再有,菜品名稱毒辣的“東邪西毒”。秘籍是:炸蝎子、牛尾巴、甲魚、苦瓜、參須、枸杞、紅棗等調配而成。
古怪有趣的菜名讓人忍俊不禁,而當各色菜品齊聚桌面,便如花盛放,明艷如官府家宴。掌柜的是位風趣而熱衷搜集各地名菜的老饕,富有創意的大膽設想總讓巴黎公社的菜式不斷推陳出新。每隔一陣子我們就會推出新款,因為客人的口味也不斷在變換,我們要與時俱進嘛,他說。
全球著名出版集團Lonely Planet去年出版了一本介紹香港美食的《World Food Hong Kong》,書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在香港平民百姓的住宅區內,有道木門忽然打開,你必須迅速閃進,門則要在巡警趕來之前關上。”形容得非常八卦,就像已婚先生去小巷閣樓尋找老情人幽會般感覺甜蜜又膽戰心驚,生怕太太突然從天而降,棒打鴛鴦。不過,現在,你到了巴黎公社就不用這么謹慎嘍,盡管自在進出吧,將菜品果腹或攜帶,都隨你的心情。
一方紅布,撐起美味的天空。私會巴黎,香艷而浪漫。
推薦菜品
超女串串蝦
味美,鮮脆。食材為新鮮的海明蝦,用竹簽串起,投入熱油炸后,再旺火熗鍋。完畢,放入少許調料,錫紙包成,外裹熱鹽和香料,如此,可以保持味道與熱度。冠名超女,乃借“超女選秀”紅火的旺勢,取其意之故。
法國香烤羊排
這是一道中西合璧的菜品。食材為科爾沁大草原的羊腿肉排,經過黑胡椒等調料腌制后再油炒,上桌前與果蔬沙拉拼盤,遂成一道佳肴。
林則徐炣豆腐
相傳曾是林則徐特別喜愛的一道菜。他的女婿沈葆貞為了孝敬老人家,特意讓廚子精心研究燒法,使其更具特色, 更美味。其實這道菜原本是福州很古老的土菜。而經過沈家的改良后,滋味更顯香濃醇厚。主要食材為豆腐、蔥、白菜、芹菜、海蠣、螃蟹、干貝、魚子醬等。
陳公館燒劃水
這是一道典型的公館菜。據傳杭州一家陳氏公館廚子做西湖淡水魚尾巴時,名字無從考慮,遂直接名作“陳公館燒劃水”。如今也是杭州西子飯店的招牌菜。在魚的選材方面,已經不再似從前有嚴格要求。只要是淡水魚都成,鰱魚或草魚等任選。烹飪程序是,先去腥,后用調料腌,接著放入熱油炸熟,炸完勾芡,上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