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去,金字塔像沙漠中的土堆,遙遠而渺小。近了,越來越近了。心,居然是平靜的,只有在仰望塔尖的剎那,刺眼的陽光讓我一陣眩暈,我就這么茫然地跌入這遠古的歷史中了。
△沙漠中的異國戀情
4月20日,安排了兩天時間去西部的沙漠和綠洲,包車,1500埃鎊。
豐田面包車,奔西而出,樓房漸漸稀少,黃沙鋪天蓋地而來,一片蒼涼。三個人,舒舒服服躺著睡覺。四個半小時后到達綠洲小城巴哈里亞。開進沙漠小村,停在一戶人家。木門開處,轉出個身型矮小,穿淡藍色長袍,扎著迷彩頭巾的女人,方臉,細眼,白色肌膚,一看就是韓國女人特征。
她笑著用韓語向我們問好。
“中國人。”我說。她立即改口中文“你好”。
“我老公去做禮拜了,很快就回來。”隨后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圍著茶幾坐下喝水,三人彼此打量,看誰來揭開異國戀情這個話題。
最后是婕忍不住問了。故事是這樣發生的:當時有四個韓國女生來沙漠玩,她病倒了,是他照料了她好幾天。病好后,她回國。四個月后,她帶著思念,帶著愛情重新來到這個沙漠小村,火一般的沙漠燃燒了他們,他們相愛,并很快結婚了。

對眼前這個平凡的女子我是佩服的,文化的差異,宗教的差異,生活條件的差異都需要去克服。但是為了愛情,萬水千山,她奔赴他而去了。
兩個小時后,她老公哈馬德回來了。濃眉大眼很壯實的漢子,聊天時他們一直緊握著手。這讓我想起三毛,讓我想起了她的撒哈拉沙漠,讓我想起了她快樂浪漫的日子,是她的書讓我在初中就埋下了對非洲的憧憬。
△黑白沙漠
去沙漠的車子是老式的62豐田改裝的,橫排改成豎排,可坐6~8人。
連綿的幾個像是鐵礦山的黑山頭,這就是黑沙漠了。登上一個極陡的山坡,從山頂遠望這一片黑色的獨特地貌。山頂有個法國女子,坐在石頭上優雅地抽煙,她穿著高跟鞋,背影可以入畫。地上有很多小指頭大的黑石頭,拾起來看,像是小松子,一瓣~瓣的,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白沙漠是白色的巖石風化而成,像進入雪地,一片白茫茫望不到邊際。
風化后的白色石頭像蘇州園林里的假山,形狀各異,有的如蘑菇,有的如動物造型,在夕陽下格外美麗。為了日落前趕到營地,哈馬德在空曠的沙漠上把車飚到150公里時速,他興奮地將手伸出窗外,呼喊著。
吉普車像一只綠色的鐵鳥,和落日賽跑。進入營地石林區,一輪巨大的圓盤似的紅日正慢慢滑入地平線,我們站在沙漠中,面對著這輝煌的瞬間,感動得沒有任何言語可以形容。
△月光般的歌聲撒向沙漠
哈馬德和他的助手在沙漠上生火做飯,他的手藝還真不錯,炒飯,烤雞,還有燜土豆,非常好吃。當我們稱贊他的手藝時,哈馬德得意地告訴我們,他老婆最喜歡吃他做的菜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晚飯后,圍著篝火看哈馬德表演。他用的是手鼓,助手是鐵腰鼓,也是用手拍打。歡快的鼓聲合著他們沙啞的歌聲在沙漠上回蕩,為了回應這精彩的表演,娜娜也即興唱了中國的老歌“讓我們蕩起雙槳”。
這場中埃民間交流演出相當成功。
夜深了,寒意陣陣襲來,我們鉆進睡袋數星星去了。
△遭遇沙狐
4月21日早上五點半起來,天還朦朧著,我發現沙地上一串串細小的動物腳印,一定是沙漠狐貍,看這腳印,昨晚它圍著我們露營地打轉呢。
無云,無朝霞,太陽淡淡地升起。
白色巨石前,婕施展了她那套騰空拍攝的功夫,她跳起做出各種動作,我負責抓拍。到了后面,輪到我登場,拍攝后的相片竟然表情猙獰,幾個人相視爆笑——“新龍門客棧”劇照是也。
離開營地不遠,哈馬德停車一指,20米外有只小狐貍正在巖石上端坐著打量我們呢。我抓起相機跳下車向它沖去,它閃身躲到巖石逢中,我在四五米的距離拍到了它,它似乎不太懼怕人類,一會兒又豎著大耳朵從巖石的另一側向我們張望,好奇又可愛的小家伙,昨晚是你依偎著我嗎?
△可口的韓國家常菜
回到馬哈德家,韓國女人已經準備好了午餐。
兩碟韓國泡菜:白菜和黃瓜。黃瓜特別好吃,酸、辣、脆,我們贊不絕口。
炒土豆絲,很普通的一道菜,撒上芝麻和胡椒味道就很不同了,又香又脆的,在國內吃韓國菜就是烤肉聞名,不曾想韓國的家常菜也是有其特點的。

飯后水果甜瓜,和我們甜瓜大小相同,又香又甜又脆,沙漠中的瓜果總是特別好吃。
我們給了馬哈德50磅的小費,埃及是小費國家,付小費是對他們服務的認同。如果有人到他們家做客,請告訴我他們的近況吧。花樣舞者
從沙漠回到阿拉穆旅館已經六點半了,迅速地炒了兩個小菜,吃完花10磅打車去艾茲哈爾清真寺邊的固力宮。
每周六晚上8點固力宮都有免費的蘇菲舞表演,蘇菲是伊斯蘭的一個神秘分支,他們用旋轉的方式來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8點半表演開始,兩個二胡和六個鼓者,清一色的白袍白頭巾阿拉伯傳統裝束。群鼓后是個人表演,邊擊鼓邊旋轉,白袍盛開,如出水的荷花。接著出場是雙手各持一對鈴鐺的男子,他不僅旋轉,舞姿也剛勁利落,表情隨著鈴聲變化著,仿佛是用鈴聲在訴說著一個故事a
燈光熄滅,再度亮起時,突然眼前一花,一個身穿花馬甲,下著綠色大格子厚花裙,頭戴花巾的男子旋轉而出,一個接著一個,舞臺轉罷一圈,他拿過四個圓形花鼓,上下翻飛,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接著他用一面大旗做道具,像一朵滿天飛舞的七彩花,而靈動的雙手,則是翩翩舞動的翅膀,令人嘆為觀止。
婕興奮不已,一個勁告訴阿拉穆要重新再看一次。
△金字塔,我來了
4月22日,終于到了看金字塔的日子,激動難埋心中。
今天我們要去看的是金字塔的發源地薩卡拉,包車120磅,8點到紅色金字塔,學生票15磅。遠遠望去,金字塔像沙漠中的土堆,遙遠而渺小。近了,越來越近了。心,居然是平靜的,只有在仰望塔尖的剎那,刺眼的陽光讓我一陣眩暈,我就這么茫然地跌入這遠古的歷史中了。
紅色金字塔可以免費進入內部的,不大的入口,人要貓著腰,順著幾十米木板鋪成的下坡道進到底部,眼前是一間很大的密室,有一人多高,邊上還有往上行走的樓梯,旋轉而上,到了一間更大的墓室,空空如也,里面有讓人無法忍受的味道。
一定要從金字塔內部你才能清晰地看到這座三千多年的歷史建筑,每塊巨大石頭完好無缺,石塊間接縫細密,連紙張都無法插入。石塊是紅色石灰石,所以叫紅色金字塔。
我想,當初法老的尸身也許就是沿著我們來時的通道進入到他的歸屬,幾千年后,我也來了。不同的是,我是睜著眼來的,我是來看看古埃及人空前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的。
當黃沙迎面吹來,我仿佛聽到了千萬人的號子,這么一座千年的文明就在他們黝黑的肩膀上建立起來,時間沒有改變什么,只是讓它們的容貌更加滄桑,而留下的那直插云霄的尖頂卻讓世人永久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