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前,父母雙亡的肖玉翠懷里揣著奶奶變賣家具所得的350元人民幣和舅舅為她買的火車票,從安徽農村老家踏上了去襄城的打工之路。當年19歲的農家姑娘做夢也沒有想到,時隔8年,她竟會成為個城里人,能掙到百萬元人民幣,還能把弟弟、妹妹、奶奶都接進城。
遭遇不幸, 16歲少年輟學打工
1995年,住在安徽馬鞍山的肖玉翠一家,遭遇了重大不幸。這年春天,先是肖玉翠的父親上山伐木,從懸崖上掉下摔死,接著一場大火燒毀了她家的房屋,再接著,她的母親又突發心臟病身亡。這一切,讓16歲的肖玉翠精神都麻木了,她悄悄把一瓶農藥放在床底下,隨時準備追父母而去。然而,看著幼小的弟弟妹妹,她知道自己不能這么做。
當地政府給這個不幸的家庭以極大關懷,縣團委通過“希望工程”,把正在上高一的肖玉翠和一個襄樊二汽基地東風公司的好心人結成“一幫一”對子。那位好心人每月資助50元供她上學,而肖玉翠卻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弟妹,自己離開心愛的教室,挑起了全家的重擔。為了照顧弟妹,肖玉翠接來了70多歲高齡的奶奶看家,自己則忙農田里的活。她種菜、賣菜、喂豬、養鴨,勉強維持著一家五口人的生活。然而,弟妹們的學費每學期都在上漲,奶奶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我不能年年都靠伯伯、嬸嬸們救濟呀!”3年過去了,肖玉翠苦苦尋找著致富的門路。這時,她的兩個初中同學從襄城打工回來,告訴她:“想掙錢,跟我們到襄城吧,在那里賣一年豆芽也比在家養2年豬強。”
肖玉翠決定到襄城闖一闖,臨行前夜,她向奶奶和弟妹立了誓言:掙不到錢,決不回家。1999年9月16日,肖玉翠到襄城后,和老鄉們一起租住在城郊區一個農戶家里,每天凌晨4點,她趕第一班公共汽車進城找工作。一個星期過去了,她連個保姆的活也沒找到,而且把奶奶給的350元錢花光了。她只好靠拾荒維持生計,同時抓緊一切機會尋找工作。一天中午,肖玉翠在路邊小店買饅頭時,她看到店門口貼著一張廣告,上面寫著:本豆腐坊欲聘女工若干名,包吃、包住,月薪面議。肖玉翠步行兩個小時,找到了廣告上的地址。碰巧開豆腐坊的女老板也是十堰人,親不親故鄉人,女老板聽了她的自我介紹,非常同情她的遭遇,當場把她留了下來。
從這以后,肖玉翠每天蹬一個多小時的三輪車,將200斤豆腐運到菜市場,什么時候賣完什么時候收工。肖玉翠賣豆腐時嘴很甜,又是大嬸,又是大叔,而且顧客買完臨走時,她還會給顧客多送一點。就這樣,肖玉翠的豆腐也有了名氣,回頭客也就越來越多。3個月后,她每天能夠賣出300斤豆腐,老板高興得把她的月薪從300元漲到了500元。肖玉翠每月寄300元回家,剩下的全部存進銀行。
大膽創業,養鴿子從3500元起家
2000年3月8日,豆腐坊的女老板被區婦聯請上了“三八”婦女節表彰大會的主席臺,區政府還發給她一塊“為城市菜籃子工程作出突出貢獻”的獎狀。坐在臺下的肖玉翠高興得手都拍紅了,同時,這也給她帶來了鼓舞:“女老板也是打工妹出身,年紀不過30歲,文化程度還沒有自己高。她為什么能得到這份榮譽?”她想,500元工資不應該是我進城打工的最終目標。從表彰大會回來后,肖玉翠開始留意老板的經營之道。她發現,老板雖不懂什么市場學、營銷學的大道理,但做事認真、實在。做豆腐時,若發現有一顆爛黃豆,她都要撿出來。有時,當天賣不完的豆腐,她寧可倒掉,也絕不留到第二天賣給顧客。她對肖玉翠說:“做豆腐和做人一樣,要講質量和信譽。賠幾個錢是小事,坑害顧客,賠了名譽就大了。”“我要做像她那樣的人!”肖玉翠給自己定下目標。

這天,肖玉翠賣完豆腐蹬著三輪車回家,突然在小胡同口看到許多人排著隊買烤鴿子和鹵鴿子。后來,連續十多天都有很多人排隊買。她來到順風夜市觀察了一番,發現這里的鴿子比胡同口的還要貴,胡同口那個要12元一只,這里則是15元一只。肖玉翠把心事向老板透露了。老板鼓勵她:“想養鴿子是好事,養成了我幫你賣。”于是,肖玉翠決定養鴿子。豆腐坊老板不僅同意她辭職,還主動借給她3000元錢,肖玉翠就用這3000元加上自己的500元存款,開始了艱苦的創業。肖玉翠先是租了兩間民房,又辦好了所有養鴿子的手續,然后從養殖戶購進3對鴿子放到籠子里,再放上鴿子喜歡吃的小米和水,可是鴿子拒絕進食進水。第二天就全部死了。她傷心地在電話里跟奶奶說了這事。奶奶告訴她,鴿子是自殺的,鴿子“氣大”,不能裝在鳥籠里,要給它們活動空間。肖玉翠聽后覺得有道理,于是她再次買了3對鴿子。這次,她把鴿子放到房間里任其走動,鴿子真的活了下來,下起了蛋,在第38天孵出了33只小鴿子,第70天又孵出180 只,到了第100天,鶴鶉竟有了1100 只。眼看春節將近,李愛英盼望到時能賣個好價錢。
然而,命運像開玩笑一樣,一天夜里,她所有的鴿子竟然全死了。肖玉翠悲痛欲絕后,冒著大雨前去市畜牧局咨詢。原來,由于天太冷,她擔心鴿子受凍,睡覺時特意把通風口都關上了,舍里的二氧化碳、氨氣等混合各種有害氣體,致使鴿子窒息死亡。
這場災難使肖玉翠最少損失了3000元。急于求成的她趕緊從菜市場文買回幾對鴿子。誰料,買回來的公鴿子因太老喪失配種能力,2個月過去母鴿子也沒孵出一只鴿子。直到這時,肖玉翠才意識到自己想得太簡單了,養鴿子也需要科學方法。
這時,豆腐店老板在省城動物科技學院獸醫系讀研究生的親戚答應來幫她。在他的指導下,第一批鴿子不到45天就出籠了,而且繁殖迅速,僅3個月,肖玉翠的鴿子就從100只增加到了2000多只。肖玉翠想,自己辛苦把鶴鶉養大,殺好洗凈,送貨上門給小攤販,每只才13元錢,而小攤販隨便放些佐料,炸一下就賣20元錢,這生意也做得太虧了。“我不能只停留在低檔次的喂養和屠宰上,應該做深加工。”李肖玉翠想。
肖玉翠老家馬鞍山特產“采石磯茶干”在全國是有名的。而且,當地百姓各家都有腌制醬菜、咸菜的絕活兒。于是,她風風火火地趕回馬鞍山,找到配制鹵干的老師傅,專門為腌鴿子研制了適應炸、烤、鹵、蒸等不同吃法的十幾種配方。肖玉翠同時把大妹妹接到襄城負責養鴿子,自己則一門心思研究鴿子的深加工。愛清也在這個時候來到了肖玉翠身邊。在這年秋天,指導她的那個研究生向她發出了愛情的信號,肖玉翠惶恐地接受了這份跨越身份的愛。在肖玉翠的資助下,這個研究生的一個弟弟也來到了襄城,走進了大學校園。
開拓思路,告別小作坊生產

“我的腌制鴿子不能總定位在小攤子上,應該飛上賓館和酒店的宴會席。”肖玉翠的經營思路越來越開闊,她購進了一套制作小包裝的設備,把腌制鴿子包裝上市。第一天做市場,肖玉翠就把自己的產品送進了一家三星級飯店。她向飯店經理亮出自己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和產品。對方用好奇、懷疑的目光打量著她,后來出于好奇,同意留下50只腌制鴿子,不過是免費供顧客品嘗,進不進貨要根據顧客的反應。經理提出的苛刻條件沒有嚇倒肖玉翠,反而打開了她的思路。對呀,先免費送些產品給顧客品嘗。于是,她以每天免費贈送50只鶴鶉的方式,連續向10家大賓館、飯店送了半個月貨。這一招很靈,結果是各大賓館、飯店的腌鴿子都很受食客的滿意和青睞。于是,各大賓館、飯店開始紛紛上門訂貨。不久,肖玉翠就建立了十多個銷售網點。每天銷售500只,純利潤達到四五百元。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到肖玉翠頭上。2002年中秋節,一張法院傳票送達她手上,原來是她送到到E餐廳的鴿子中發現一根頭發,給E餐廳造成名譽損失,為此,該餐廳向肖玉翠索賠6萬元……
肖玉翠沒有慌張,她一邊準備答辯狀,一邊整頓加工廠。她言辭懇切地對員工們說:“我們都是外地來的打工妹,來襄城的目的都是為了求生存、求發展。我們要轉變觀念,不能再用農村里那樣拿溝水洗粉絲的辦法來加工鴿子。沒有好的衛生觀念就不能怪別人苛刻,要怪,就怪我們自己。”法庭上,肖玉翠主動承認是員工的錯,并真誠向E餐廳道歉。后來經過法庭調查,依法判決肖玉翠賠償E餐廳5000元。然而,事后不久,肖玉翠才知道是E餐廳老板做的手腳。
5000元買回一根頭發,也買到一個教訓。肖玉翠用10天時間,花3萬元重修了全封閉無菌加工廠,把一道消毒改為二道。然后,她請來所有客戶參觀工廠,開了一個“挑刺”會。就這樣,經過這次“頭發風波”, 腌制鴿子的銷量不降反升,肖玉翠開始為各網點的大批訂單而煩惱。她清楚,確保供貨的惟一出路,就是實行產業化經營。可是,怎樣才能籌到擴大生意的錢呢?肖玉翠琢磨了一個星期,想出了向客戶借錢的辦法。她坦誠地告訴客戶:我在發展上遇到了困難,懇請你們每人先預付1000只鶴鶉的貨款,共1萬元。這樣,在不到1個月時間,她就籌到了18萬元。肖玉翠一鼓作氣,把鴿子加工廠規模擴大到日產1000只,實現了規模化經營。
幾年來,肖玉翠的鴿子生意平均年純利潤已經達到10多萬元,她也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鄉下姑娘變成了身價近百萬的富姐。這時,她本來打算和那個研究生結婚,然而,卻聽到他正在同他的同學如膠似漆地相戀著。失去了愛情,并沒有擊垮肖玉翠,她說:我才28歲,還不老。我相信只要有恒心去做,就會有機會。
肖玉翠于是去進修湖北工學院的經濟管理和食品加工專業,她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