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們的眼前已經浮現出太多被遺忘的身影——“便士”哈達威、雷吉·米勒、阿蘭·休斯頓、查爾斯·奧克利、肖恩·坎普,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再一次映入我們的眼簾,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一股老將復出的熱潮正席卷著NBA聯盟。
我們很難不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上世紀90年代叱咤風云的人物為何要選擇付出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你離開曾經的焦點中心,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寵兒的時候,你的那種失落感很難不會油然而生。于是,你開始回憶曾經的美好,那種對曾經的渴望會慫恿你做出一些選擇。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老將選擇付出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他們要通過訓練恢復自己的狀態。并減掉多余的脂肪,最重要的他們還要面對媒體的質疑。甚至是各支球隊的冷落。
現在該到我們懷疑這些老將復出的真正目的的時候了。他們都有自己曾經輝煌的過去。當他們突然從曾經屹立的焦點中心跌落至谷底時的那種心理上的落差,足以把他們折磨得心力憔悴。而且曾經他們的身旁不乏癡迷的擁護者,他們已經習慣了那種被人推崇的感覺。更何況那些大把金錢供其揮霍的日子更是讓他們無比懷念。而那種現在與過去的比較簡直不能讓他們接受,這一切的確很容易被人理解。但是,他們的意圖已經摻進了足夠的水分,這一切并不能再給我們任何的激動。是的,我的心中一直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當初他們選擇離開時的那種大義凜然的氣概在他們選擇復出時已經再也看不到了?而剩下的只有那種一心討好對自己有意的球隊的管理層時的奴顏卑膝。的確,他們已經失去了退役時那種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云彩的堅定,還有留給愛他的球迷們一個黯然背影的凄涼。那時的他們是那樣的令人尊敬。而此刻面對他們日漸蒼老的身影我卻很難提起對他們曾經的愛,也許,你也有同樣的感受。
在這個缺少穩定的射手和老道經驗的聯盟。這些老兵們的確有發揮余熱的空間。正如雷吉·米勒和阿蘭·休斯敦那精準的外線,正是這個已經習慣沖擊低位的聯盟所欠缺的。可是,你真的看好“便士”哈達威與奧尼爾的組合嗎?的確,曾經他們給過我們視覺上的沖擊,但畢竟那只是過去,我們已經不能奢望往事重現眼前。“‘便士’是一名全明星球員,有過杰出的職業生涯。他在這個夏季里刻苦訓練來恢復體型。并為了能夠重新回到NBA和為熱隊發揮作用而努力,我們非常感動。他是一位技術出眾的球員,在很多位置上都能夠幫助我們。”是的,正如帕特萊利所說的那樣,如今的哈達威帶給我們的也許只剩下感動而已。
同時,關于米勒復出加盟凱爾特人的流言,也似乎在錯誤的引導我們,難道只要米勒復出加盟凱爾特人就會為球隊帶來總冠軍嗎?這也只不過是好事者的癡心妄想罷了,難道你已經忘記巔峰時期的那個還屬于步行者的米勒嗎?他在自己的巔峰時期都沒有帶領步行者奪得總冠軍,那時的他也不乏豐富的經驗。而且還精通一手老辣的三分。的確,米勒那種對總冠軍渴望的神情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每一個球迷的心中,人們已經開始把米勒與總冠軍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當波士頓人向老米勒拋出橄欖枝的時候,同時也激活了球迷心中那份已經深深埋藏多年的米勒情懷,他們似乎又一次真實地看到米勒與總冠軍的距離如此之近。但這一切也只不過是看上去很美的童話。
其實大家應該保持足夠的清醒。畢竟這些老將已經不會再有想當年的氣概,他們有的只是那些被所謂的專家稱做經驗的東西。而那些所謂的經驗真的足以引領一支球隊嗎?如今的活塞的經驗并不止兩次東部冠軍和一次總冠軍那么簡單,可是,你也看到今年他們死在一個乳臭未干的吉布森手下時的無奈。還有勇士的黑八奇跡,似乎也是年輕戰勝經驗的典范。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現在,你還要拿那些所謂的經驗說事嗎?
還好,如同“便士”哈達威、雷吉·米勒和肖恩·坎普那樣,他們還明白自己對于球隊的價值,所以他們都會接受未來球隊所開出的老將底薪。而查爾斯·奧克利就似乎有些厚顏無恥了,這個曾經球場上著名的軟蛋竟然揚言老將底薪無法滿足他的胃口,不過,這也的確符合奧克利的性格,他是那種身體軟弱嘴巴堅強的代表。同時,他還錯誤地高估了自己能力,要知道,一支NBA球隊不會用過多的美金簽下一個在板凳席上只能為球隊貢獻10幾分鐘上場時間的老將。事實其實非常的明顯,一支NBA球隊不會不渴望多得到一個增加實力的老球員,不論他是一個先前已經證明過自己的內線,或僅僅是一個擁有豐富季后賽經驗的老兵。當這些老將愿意以底薪加盟時,這一切就顯得尤其真實。而球隊也有了足夠的主動權來簽下一位年近40的球員,并在他不能貢獻余熱的時候將其放棄。結束這場賭博。現在的問題在于奧克利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些,或者說他跟本就無視這一切,那么如果他依然堅持的話,無疑會讓他精心策劃的復出之路胎死腹中。
現在我們似乎應該看得更遠一些,那些老兵的復出之路是否會異常平坦,畢竟有太多的先例可供參考。翻盡NBA聯盟的歷史,也只有喬丹的復出取得了驚人的成績,而魔術師約翰遜卻墜落在短暫的復出之路上。的確,那些意欲復出的昨日之星,雖然有過不慣過于平靜的生活的原因在里面,但他們也同樣有想要證明自己的渴望。所以復出后的首場比賽將會決定他們是否繼續走這條復出之路。畢竟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一世英明毀于一旦。似乎,大家都把這些老將的復出看得過于簡單了。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他們其實都在經受著或多或少的考驗和質疑。大多數人甚至已經開始懷疑那些老兵們是否正在經歷所謂的“中年危機”。畢竟這股復出熱潮的動靜鬧得過大,讓人們不得不有些許猜測。
的確,當我們看到穆托姆伯依然在封蓋對手后搖動他的手指時,當我們為阿郎佐·莫寧的堅強所折服時,當我們替格蘭特·希爾的玻璃腳踝擔心時,我們似乎看到了屬于NBA的悲哀。是的,三四十歲正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候,但對于職業球員來說,三四十歲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能多堅持幾年就多堅持幾年的狀況,畢竟在NBA退役就如同現在的大學畢業一樣,退役就將面臨失業。那些球員還不想三十幾歲就賦閑在家,他們經歷過激情的賽場,他們不會適應過于平靜的生活,他們更習慣于賽場上的那種激情與暴戾。所以我們看到了不斷地有人在復出,而且勢頭越來越猛烈。
也許,我只看到那些屬于意欲復出的老將悲情的一面,但這一切的確真實的存在。但同時我依然把祝福送給他們,畢竟他們都曾是屬于這個世界的精靈,他們都曾用自己的青春帶給人們無比的興奮。
一切依然是那樣的熟悉,只有靈動的身影略顯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