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資費套餐復雜,用戶被套;3G牌照望穿秋水,三大標準如何并行;電信重組撲朔迷離;中移動出臺“WAP新政”,無線互聯網該如何發展;電信該如何惠及下一代?這些話題在今年“5#8226;17”電信日之際,再度引發了業界關注。
電信資費 誰得實惠?
2006年開始至今,移動通信市場的資費下調之聲“不絕于耳”。在全國各個城市,兩大移動通信運營商——聯通和移動降價舉措頻頻出臺,就連堅挺了近10年的北京地區手機資費標準,也開始松動。那么,在這場資費下調的背后,消費者是否能從中得到實惠?
隨著手機資費“單向收費優惠”、“長途優惠”和“漫游費優惠”的推出,各種新的套餐名目應運而生,消費者陷入了又一輪“套餐迷宮”中。
機主小劉就是其中一員,他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各種手機資費套餐多得數不清,選套餐不但要仔細算清是否有價格實惠,還要考慮簽約期的長短,總有種選套餐就是被套住的感覺。”
確實如此,記者認為,運營商要想真地降低手機資費,直接下調價格就能顯示出優勢。但是各種套餐的出現,讓人看不清話費到底是漲了還是降了。不但如此,有些人也不免擔心手機資費下調,服務是不是也會隨著下降?
在去年5月17日的專家座談會上,一位信產部官員表示,對于電信資費調整方案,現在的審批管理將逐步過渡到備案管理。在政府宏觀調控下,中國電信業務的資費標準和資費結構將由電信企業自主確定。但有專家認為,電信資費價格的出臺,不應由電信企業或某一部門說了算,應該充分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并應引入聽證程序,使通話收費標準的確定公平化、透明化。
寬帶資費問題也糾纏已久。“五一”節前,印度傳出“向全民免費提供無線寬帶覆蓋”的消息。針對這一說法,中國的電信業人士都紛紛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就說,“中國無線寬帶嚴重落后,免費是趨勢。”而同是北郵教授的增劍秋博士認為,印度2009年全民免費享受寬帶服務是“不可能實現”的。
曾劍秋認為,目前制約中國互聯網收費的有三大因素:一是中國的互聯網建設仍在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尚未成熟;二是網民總數達1.37億且增長迅速,但長期使用網絡服務的忠實用戶并不多;三是目前的資費體制主要基于拓展市場的需求考慮,市場運作程度較低。以中國寬帶包月服務為例,一般價位在80-120元左右,而美國、英國等國相關費用在20美元左右,中國的資費遠低于很多發達國家。
但闞凱力說,網絡電話天然就是免費的,因為有線也好,無線也好,寬帶覆蓋,該花多少錢已經花了。所以,運營商所提供的寬帶,成本已經收回了,對老百姓來說,并不是免費的午餐。
盡管在寬帶是否應該免費上,專家們存在各種各樣的爭論,但是大家也都一致認為,中國電信資費還有一定的下調空間。
3G牌照懸疑
TD-SCDMA、WCDMA、cdma2000——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的三大3G標準都已成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TD-SCDMA商用測試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但是業界最關注的3G牌照發放,仍撲朔迷離。
5月16日下午,信息產業部在其網站上稱,WCDMA、cdma2000通信行業標準業已完成,信息產業部決定發布這兩項系列標準。至此,加上2006年1月份已被確定為行業標準的TD-SCDMA,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的三大3G標準都已成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
信息產業部在“5#8226;17”前夕公布這個公告耐人尋味。有觀點認為,這是中國在進行3G發牌前的準備工作; 有部分觀點認為,這是對歐美標準的“安慰”。眾多傳聞的背后,是3G走向的撲朔迷離。
此前,中國標準TD-SCDMA得到了政府有力的支持。4月,中移動規模巨大的TD-SCDMA設備招標結束。5月,中移動TD-SCDMA建網開始,將部署1.3萬個基站。同時,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已經開始啟動在保定和青島兩城市的TD-SCDMA網絡擴容設備招標,兩地各計劃增加100個宏基站及其他基站。運營商對TD-SCDMA的大力支持,讓人感覺TD-SCDMA終于從前幾年的窘迫中喘過氣來,開始上路了。
目前,TD-SCDMA仍然在持續的試驗中,這一輪的測試從5個城市增加到10個城市。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說,測試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但試驗本身與3G牌照無關。相關人士分析,TD-SCDMA測試完成前,發牌的可能性非常小。5月16日,中國移動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建宙在中移動的股東大會結束之后表示,有關3G牌照具體發放的可行性,相信只有在“10月份TD測試完成之后才會比較明確”。
2005年,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對外宣布,2008年將提供3G服務。但今年信息產業部相關官員向外稱提供3G服務不等于3G發牌。而又有政府官員稱,3G在技術上已經成熟,目前考慮的是運營商的競爭格局。
中國政府一直強調,對于三個3G國際標準將一視同仁。在“5#8226;17”前夕,中國政府放行歐美3G標準,正是這種承諾的兌現,也意味著3G商用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獨立WAP 經歷生死劫
打壓還是監管?中國移動和免費WAP之間的利益沖突越來越明顯。移動互聯網的性質和商業模式與SP不同,并不依靠運營商的收費渠道。也許,中國移動需要以一種更開放的態度對待免費WAP產業。
5月15日,中移動的用戶登錄移動夢網時,首先會看到一句話:“您正在使用手機上網業務,若繼續瀏覽網頁,會產生GPRS通訊費,具體資費標準請咨詢XXXX。”這句看起來不起眼的“資費提醒”背后,是曾經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的中移動“5#8226;17WAP新政”運動。
獨立WAP公司智能無限公司創始人之一姚向記者透露說,目前中移動采用的“資費提醒”(主頁推送)是眾多獨立WAP的抗議和輿論的結果。4月份中移動“5.17WAP新政”傳聞傳出后,眾多獨立WAP和SP開了一次論壇,對這個方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也許是來自外界的一些壓力,中移動對原先的方案進行了修改。
根據記者獲得的中移動內部的WAP主頁推送方案顯示,原中移動的“推送方案”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用戶在登錄“非白名單網站”(wap.sohu.com)時,會出現“資費提醒”和四個業務推薦的鏈接,其中,中移動的移動夢網為第一個。二是登錄“白名單網站”(以夢網為例)頁面時,推送頁也會有資費提醒,但同時用戶可以選擇取消該提醒,取消后用戶
可以直接訪問移動夢網。
智能無限公司另外一位創始人鄭志平說,如果按照中移動原先的方案,獨立WAP網站主頁實施跳轉鏈接,對獨立WAP是一種打壓。即使是現在修改過的“資費提醒”(主頁推送)方式,短期來看對整個WAP流量都有影響,因為“資費提醒”會給用戶訪問WAP造成心理障礙,但有利于中移動企圖主導整個WAP行業。
很多免費WAP擔心,中移動現在雖然做出讓步,但依然為未來預留了伏筆。移動各省分公司還是有可能會分時段切免費WAP的流量給移動自己的網站,甚至給與各省有關系的SP的收費WAP,畢竟有利益在其中。主頁推送其實是信息化社會的設租和尋租現象,就跟吳敬璉所說的房地產行業一樣,留下了腐敗的隱患。
另外有業內人士認為,獨立WAP提供的是免費的內容,靠廣告來賺錢。中移動賺錢靠用戶的GPRS通訊費。獨立WAP并沒有和中移動分享通訊費,中移動實際上發揮的是管道的作用。獨立WAP的誕生,為中國移動帶來了大量的GPRS包月用戶,使中國移動受益。雙方應該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關系,而并非監管和被監管的關系。
對于打壓獨立WAP等傳聞,中移動數據部副總經理高念書5月中旬曾向媒體說,中移動決定推出“WAP手機上網資費提醒”服務,“完全是為了進一步體現中移動‘資費信息清晰透明’的承諾,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他否認要對獨立網站采取黑、灰、白名單管理制度和制定移動夢網與其他獨立WAP網站差異性資費定價等。
有分析人士認為,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免費WAP黃、賭、毒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的內容泛濫,而中國移動本著“誰接入誰負責”的基本產業政策,為了維護產業健康,使整個產業更加規范,對免費WAP的治理本也無可厚非。但移動互聯網的性質與SP不同,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與SP完全不同,并不依靠運營商的收費渠道,而中國移動需要以一種更開放的態度對待免費WAP產業。
電信業重組仍是謎
電信重組和3G牌照的發放是緊密相連的。而主流的觀點是先重組再發牌。3G商用倒計時越來越近,電信重組也沒有剩下太多的時間。傳言風起,電信業重組風雨欲來。但究竟是“3+1”還是“2+0”?仍是一個謎。
5月初,美林公司指出,聯通已間接承認將出售旗下CDMA網絡。這一消息使得聯通的股價一路走高。之后又傳出聯通已經停止投資C網。盡管5月14日,聯通綜合部人士解釋聯通停止投資C網的原因是,C網前幾年進行過大規模的投資,其容量已經完全滿足了C網用戶的發展,C網停止投資和聯通拆分沒有關聯。
同時,中國電信宣布發行400億元人民幣債券,而中國電信發布的年報顯示,目前所持有的現金流約為290.72億元。二者相加,中國電信手握700億元至800億元的現金,這個數目正好吻合此前對中國聯通C網的估價。分析師們因此認為,這是中國電信為收購中國聯通的C網做準備。當然,這個傳聞也沒有得到中國電信的證實。
但各種傳言的背后,是整個電信業重組的風雨欲來。
奚國華曾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考慮3G牌照發放主要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技術成熟,一個是競爭格局的設計,現在馬上著手研究的是格局的設計,而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力求做到改革的成本最低。奚國華稱,制度設計的主要追求目標有兩個:一是形成有效的競爭環境,二是防止過度的重復建設。因此,需要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尋求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這被認為是中國政府對電信重組的態度。
目前,關于電信重組有好幾個版本,而最主流的一種說法是目前6大運營商重組為3至4家運營商:聯通會將CDMA網絡賣給中國電信,然后帶著GSM網與中國網通合并,分別獲得一張3G牌照;另外一張3G牌照將由中國移動和中國鐵通重組后獲得。中國電信集團總工程師韋樂曾提出,中國電信業的重組方向是形成3至4家實力基本相當的全業務運營商,并給出了“3+1”的競爭格局建議,即3家電信運營商加一家廣電運營商。
目前市場上流傳的另一種重組版本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并,獲得一張3G牌照; 中國網通和中國移動合并,獲另外一張。有分析師認為,如果更多地關注于防止過度競爭,那么兩張牌照并合理論也有存在的價值。但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這并不是消費者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電信的重組關系到整個電信業的發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其中夾雜著對中國TD-SCDMA標準的支持,各方利益的權衡難度就會更大,這對政府的執政智慧是一個大考驗。
電信如何惠及下一代?
年年都有“5#8226;17”,但是今年的“5#8226;17”對于許多青少年兒童來說卻與眾不同,在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中,“信息社會”與“青少年”成為關鍵詞。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哈馬德#8226;圖爾博士在致詞中說:“在日益網絡化的世界里,青少年不僅是信息通信技術(ICT)的受益者,他們也經常推動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與實踐。”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不僅僅傳遞著一種“ICT惠及下一代”的聲音,更是一種“讓下一代惠及信息社會”的理念。
響應今年電信日的主題,很多電信、移動運營商都爭先恐后地推出了各種服務。中國移動在廣東推出了一項與青少年“零距離”的新業務——“校訊通”,通過手機短信將家長—孩子—老師聯系起來;而中國聯通也推出了“關愛之瞳”業務,通過網站或手機,家長可以隨時隨地監督孩子;鐵通也推出“校校通”等等。
盡管信息化的發展填平了青少年教育信息不對稱的“數字鴻溝”,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高科技也給他們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黃澄清教授介紹,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國互聯網協會違法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受公眾提交的各類舉報信息已累計達141584件次。所以,給青少年建立一個綠色的網絡環境勢在必行。
受信息產業部委托,“5#8226;17”這天,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衛通、中國鐵通等基礎電信運營商,以及新浪網、搜狐網等互聯網協會會員單位和廣大互聯網企業,共同成立了“綠色網絡聯盟”,旨在通過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優秀網絡內容和業務的開發、宣傳和推廣,深入推進綠色網絡文化建設。
不僅如此,隨著目前手機成本的不斷下降,許多家長為了方便聯系孩子,都給孩子配備了手機,但是,原本的溝通工具卻被某些不法利益集團用來宣傳一些不健康的內容。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沙躍家介紹,中國移動網上短信日均超過12億條,但這12億條中有多少是有效信息呢?所以,如何抑制或打擊不良信息的傳播,給電信、移動運營商們提出了挑戰。
去年11月,中國移動聯手同業者以及其SP成立了“中國綠色手機文化建設聯盟”,他們希望能在宣傳綠色短信的過程中教化某些不法分子。但記者認為,盡管“說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當前的這種情況,但在金錢的利益誘惑下,這不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是各界人士聯合起來共同監督不良現象,以及出臺相關的“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