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和利用瘋漲的企業數據,是當今用戶面臨的嚴峻挑戰。存儲虛擬化和標準化被視為破解用戶數據管理難題的兩大利器。
由計算機世界報社和SNIA(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網絡存儲世界/2007中國”分別于5月23日~24日、29日和31日在北京、上海、成都舉行,這次盛會薈萃了存
儲領域的新技術與新產品,并指明了最新的發展趨勢。
困擾用戶的存儲難題
每年,SNIA最終用戶委員會(EUC)都會做一次用戶調查,今年用戶調查的主題是“困擾用戶的存儲難題”。SNIA最終用戶委員會(EUC)對387名最終用戶調查的結果顯示,用戶新增添了比以前更多的存儲基礎設施和更多的可選廠商,但是他們并沒有得到一直所向往的互操作性及管理方式。
受訪者最關心的是升級和互操作性,特別是對于一些大企業來說,最擔心的是強迫升級存儲設備;另外,技術前景的未知性、不穩定性及難以安裝和維護,都使得用戶感到焦慮。
調查還發現,軟件與應用的互不兼容、管理軟件在多廠商異構環境中不能使用、軟件在新的硬件中不能運行、硬件落后于操作系統的升級速度等問題,也深深困擾著存儲用戶。
就技術而言,多數被調查用戶認為,CAS、虛擬化和InfiniBand都是“還未成熟的技術領域”,而CDP、iSCSI和存儲資源管理(SRM)則普遍被認為要成熟許多。
SNIA戰略聯盟主席Vincent Franceschini表示,在不斷增長的環境當中管理各種不同的數據,對于IT人員而言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另外,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庫也是一大挑戰。隨著數據庫的范圍和規模不斷增加,多數企業希望有效地優化這些數據的應用,有能力在需要的時候快速獲取信息,然而現在數據庫的利用情況并不好。
根據IDC 2006年IT管理的優先級調查,被調查的企業高管普遍認為,IT管理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別為:數據安全、處理增加數據的能力、容量規劃、運行成本的降低、存儲網絡擴展和iSCSI。
因此,成本也是用戶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雖然用于整個服務中心或數據中心存儲部分的擴展成本已經開始逐漸降低,但根據IDC的數據,用于管理和服務的成本,將從2008年或2009年開始逐漸增加。這將使整個數據中心總體擁有成本(TCO)變得非常巨大,為未來的數據中心管理者和存儲的管理者提出了現實的問題。
中國用戶同樣面臨以上問題。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應用系統的數量以每年50%的速度在遞增,數據管理遇到了問題。例如在線數據存在單點,隨著壓力的增大,很難滿足系統可靠性的要求;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和應用系統數量的增長,備份可恢復的窗口越來越長,發生故障時無法快速恢復業務的需求;數據每天都要備份,但無法驗證數據的有效率等。
虛擬化漸落實
IDC在2006年6月進行了虛擬化重要性的相關研究,在虛擬化作為一個關鍵的投資或優先級應用統計項目上,服務器虛擬化和存儲虛擬化在今后12個月占的比例很重。但在更長時間的比例上,存儲虛擬化和應用虛擬化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原來服務器平臺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在用戶發展的思路策略上面,已經關注到了虛擬化帶來的種種優勢。
虛擬化隱藏了過去系統的復雜性,使整個存儲設備進行有效的組合,這種組合使得服務和支持變得更加簡單和易用;另外,可保持容量的有效利用,從而降低整個總體應用的成本;提供標準化拷貝服務,使數據復制更加容易,使存儲間的數據遷移更加容易。同時,虛擬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配合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改善數據存儲能力。
IDC公司副總經理暨業務發展總監萬寧認為,虛擬化帶來物理和邏輯上的分離,使存儲任務變得更加簡化。通過虛擬化技術,企業用戶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有效地降低成本,并提高業務響應支持能力。
各個廠家在存儲虛擬化方面投入的力量也很大。IBM 存儲產品經理金微認為,虛擬化可以為企業帶來顯而易見的改善: 使用戶的環境更加開放,隨時可以把新的網絡連接方式加到新的虛擬化當中;非常顯著地減少時間,無論是計劃中按照既定時間做備份,還是計劃外的意外步驟,都可以通過虛擬化大規模減少停機的時間;共享帶來了利用率的提高;與一些應用程序結合,可以實現動態的自動化。另外,虛擬化實現以后,使用比較方便,也有利于提高存儲系統服務的指標和能力。
思科公司亞太區整合方案業務部解決方案架構師何志東告訴用戶,在進行SAN 存儲網絡設計中應考慮到以下問題:首先要考慮性能和可擴展性,例如整合的網絡能否隨著業務的需求而增長,投資保護如何,新的構架能否支持多種應用等。其次,遷移永遠是客戶最大的擔心,數據的遷移和復制是否會導致網絡上正在運行的應用中斷。第三是可靠性,一個應用的故障是否會影響到其他應用,極高可靠性的硬件支撐和關鍵業務的存儲保障能力。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包括安全策略的制訂、維持數據的一致性和私密性、設備授權和認證等。此外,還要考慮到如何管理和維護多個應用、如何簡化SAN的管理和維護、如何考慮數據的冗余備份及數據故障的恢復,以及很重要的總體擁有成本。
存儲走向標準化
SNIA戰略聯盟主席Vincent Franceschini認為,存儲管理標準化是解決存儲管理難題的良方。針對提高存儲互操作性及降低存儲管理復雜性的問題,SNIA推出了存儲管理接口標準(Storage Management Initiative Specification,簡稱SMI-S),并正式獲得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及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的批準,成為國際標準。
SMI-S標準是優化存儲資源的利用和存儲管理資源的利用,把各個存儲網絡的裝備標準化,使之達成連續性和一致性。通過SMI-S協議,不同廠商的網絡設備將按照統一的協議“對話”,從而形成統一的界面。在中國,SNIA推進了SMI-S 1.2標準。據了解,目前全球已經有來自多家廠商的超過450種產品獲得SMI-S規范認證,是否通過SMI-S認證成為用戶采購的重要參考要素。
SMI-S一直在不斷地發展。2003年推出了SMI-S 1.0標準,2006年發布了SMI-S 1.1標準,在今年又發布了SMI-S 1.2標準,很多公司都嚴格要求所有的設備都必須遵守這個標準。隨著技術的發展,SMI-S1.2比SMI-S1.1和SMI-S1.0的涵蓋范圍擴大了很多,未來這個規范也會加入很多新的功能。
SNIA通過各地區分會組織的各種活動來共同推廣SMI-S標準的實施,同時在每年舉辦的網絡存儲世界大會上,通過存儲學堂、實驗操作、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演示及互操作性測示等環節建立起存儲廠商與最終用戶之間的國際聯盟。Vincent Franceschini表示,SNIA將繼續擴展SMI-S的功能性進程,從而滿足存儲廠商及行業用戶快速增長的存儲技術需求。從技術上進一步加強存儲能力,如基于主機控制、存儲抽屜、文件系統配額、快照與復制管理中卷保護和一致性管理等技術的支持。
Vincent Franceschini還介紹了SNIA另一個重要的計劃“XAM”(eXtensible Access Method,參考信息和其存儲位置之間接口的規范),旨在為與任何特定存儲系統技術無關的參考信息——包括醫療圖像、文檔、PDF文件等提供一個接口。Vincent Franceschini表示,XAM能夠進一步促進數據的利用,并能夠使存儲技術向不同的檔案文檔數據之間進行轉移,并且不會造成任何額外的工作負擔。XAM目前處于開發過程中,除了IT的專業人員,很多銷售商也參與其中。
存儲廠商為用戶支招
如何能更有效地管理數據庫、存儲資源,更有效地解決行業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存儲廠商帶來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亞太區存儲管理技術總監Charles Tse介紹了HP Storage Essentials解決方案和技術,利用它可以有效改善運營效率,確保數據的可用性,在購買存儲硬件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并使之與業務和預算的需求相匹配。
Storage Essentials是一個單一的平臺,所有的模塊都共享一個數據庫,降低了IT工作量和培訓成本;它可以全面支持各個廠商的設備,并可擴展和遠程管理;其100% WEB 服務架構適合分散的數據中心,無論數據中心和生產、備份中心在哪一個網絡或國家,都可以利用Storage Essentials做統一的管理。資源的分布,相關設備的管理,也是Storage Essentials的強項。最重要的是,Storage是根據SMI-S標準設計的,Storage Essentials將來出現的新功能,都可以整合在SMI-S里面。
針對客戶希望數據恢復既快又準確的需求,EMC公司中國區技術解決方案部技術商務顧問李君鵬介紹了EMC分層存儲平臺和EMC在數據恢復方面的產品,既有本地保護也有遠程數據保護。李君鵬認為,光有本地保護是不夠的,如果是數據中心出了狀況,就要采取遠程保護,先把重要的信息通過網絡或服務器傳到遠端,在遠端做自動化的處理。
國內以前建設數據中心,基本上只有物理數據中心,所有數據都在一個物理位置上,但是在資源和IT基礎上是區隔的,建設成了一個個相隔離的煙囪型數據中心。Symantec中國區技術總監李剛認為,把煙囪縮短,第一步需要資源的整合,至少物理上要資源整理。然后通過標準的接口,統一管理和規劃,這樣可以實現自動化。
HDS技術顧問李少華向用戶介紹了HDS今年5月最新發布的USPV平臺。HDS曾于2004年推出的USP平臺,可以達到32TB的擴展能力,而新一代的USPV平臺在擴展性方面可以達到247 TB,連接端口方面提升了500%,遠程復制方面提升了200%。不管性能還是擴展性,都是可用性的體現。
USPV平臺還有其他比較獨特的地方,如支持HDP軟件,可以對前端的應用提供一個響應按需的請求;以前USP的3款型號在USPV可以做無縫的升級,升級的同時整體的性能也會提升。由于端口性能的增強,遠程災備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USPV還能夠實現虛擬化,管理簡便,實現靈活的應用。
鏈接:主要存儲趨勢
數據中心管理
存儲市場在不斷地發展,SNIA戰略聯盟主席Vincent Franceschini表示,隨著信息和數據的快速增加,未來存儲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管理數據庫,還要確保數據庫的管理能夠符合現有的IT的架構,無論這些數據是來自于業務的處理過程之中,還是外部的環境,如監管方面的需求。這些挑戰包括多個不同的數據中心之間如何協同增效,是否有能力獲取信息,能否更好地保護數據和災難恢復,利用虛擬化、數據庫、存儲庫等新的管理架構、技術和工具來管理更多的數據和信息等。
IDC公司副總經理暨業務發展總監萬寧認為,未來的數據中心需要一個有支持無限擴展能力的存儲架構,并且日趨扁平化,同時用于管理更多的存儲設施和解決方案,從而來完成對于多項應用的支持。
應用存儲
創新科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崔認為,應用存儲有別于傳統存儲,更加強和強化了對于應用的優化服務,更好地為應用進行結合、優化,完成我們對存儲的要求,包括對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的虛擬化等方面。
應用的存儲的優點是能夠為應用提供更高效的數據服務、更可靠的數據保護、更便捷的數據管理,并降低整個存儲的總成本(TCO)。
崔認為,應用存儲平臺的另一個特質是應該有超強的性能,能夠完全滿足存儲的性能以外,還有富余的資源或能力對應用的優化和智能化進行準備或專門的服務。
同時應用存儲的平臺,應有多種的緩存或者是數據管理的Cache的機制,通過數據預存取技術Prefetch技術提高Cache的命中率;有針對小文件的技術,改善小文件應用的性能;有處理內存流優化技術,改善大文件的性能;并具備Read ahead和Write Back技術,提高連續讀寫性能。只有具備了全能的機制,讓應用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取舍,才能針對不同的應用,
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綠色存儲
在這次會議上,綠色存儲成為被關注的熱點話題。Vincent Franceschini表示,SNIA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綠色IT,而IT行業也已經逐漸考慮到部署一些大型基礎架構過程中的系統維護費用或TCO,以及如何有效地節約能耗的使用和電力的損耗。因為某些產品的維護成本有可能超過初期安裝成本。
根據Gartner的預測,未來幾年,世界上有一半左右的數據中心受到電力和空間的限制,能耗將占IT部門預算的1/3。IDC也表示,IT系統的能耗花費將達到硬件花費的1/4。
同時,很多地方的政府機構也通過規章制度提出一些關于能耗方面的要求。
SNIA認為,為了更好地管理這些能源的效率,應該建立起這方面的行業標準和參考標準。不僅對于存儲領域,對于整個的IT領域都應該建立起一些標準和實踐,可以幫助業內更好地在降低能耗和提高未來效率上做出指導。很多存儲廠商都已經開始制定綠色存儲協議,并將更多精力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