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淑娟)5月中旬,應用“龍芯2E”的網絡計算機中標了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9所中小學的電子閱覽室系統項目,這是龍芯2E應用的一大突破。
據悉,此次中標的網絡計算機共為180臺,主板由中科院計算所設計,應用軟件由神州天脈公司開發,最終的生產組裝則在中科龍夢進行。
據記者了解,此次“龍芯2E”網絡計算機中標9所學校的項目,是北京市政府為了推動國產CPU的應用進程,特意面向國產CPU展開的競標。換而言之,中標并不意味著龍芯2E具備了與成熟產業化的CPU競爭的能力,只能說它在國產CPU中略勝一籌。
此外,這一應用顯示出龍芯芯片在行業市場的突破,但是很多人更關注龍芯在個人市場的進展,即應用“龍芯2E”的PC機何時上市。去年11月,具有盒子外觀的“福瓏迷你電腦”以1599元價格接受預購,近日也有消息表明,“龍夢”電腦將在6月份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如果龍夢電腦能夠取得一定的市場突破,將意味著龍芯產業化邁出了更大的一步。
自從去年9月13日龍芯2E通過科技部驗收開始,龍芯2E的產業化進程就一直備受關注。今年3月28日,中科院計算所與意法半導體(ST)簽署合作協議,意法半導體出資3000萬元購買了龍芯2E的生產和銷售權,合作期限為5年。這一合作被業界看做龍芯商業化開發的重大利好消息,也激發了人們對龍芯的信心。
新聞點評: 產業化是衡量龍芯是否成功的關鍵。龍芯網絡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試點”,希望不是“蜻蜓點水”,而是萬里長征的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