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解除對視頻業務的管制,能夠有效刺激競爭,讓消費者和地方經濟都從中受益,但增加競爭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有線電視公司處于需要打破的壟斷地位,而是因為視頻業務本身的發展需求。
在過去的兩年里,全美有11個州先后通過了法案,使電信公司在視頻業務領域能更加容易地和有線電視公司競爭。幾周之前,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也參與其中,并發布了新法規以鼓勵視頻領域的競爭。
FCC主席Kevin Martin說,視頻服務領域迫切需要競爭。自從1995年以來,有線電視的平均價格已經上漲了93%。他對此十分氣憤,認為有線電視對視頻業務幾乎形成了壟斷。但他的觀點并非完全正確。
當然,通過解除管制來刺激競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競爭會帶來新產品和新服務,還可以使價格降低。但如果考慮到從1995年到現在的通貨膨脹,再對比消費者從通信業所享受到的增加價值,在過去12年中上漲的有線電視價格就不會令人感到氣憤了。
我親自計算之后發現,在這期間,有線電視價格上漲的部分中,有35%是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也就是說,有線電視的平均價格雖然從23.07美元漲到了44.53美元,但實際漲幅并不是21.46美元,而是13.46美元。你如果還嫌多,就比較一下其他服務的價格吧。同一時期內,郵費上漲了78%,電影票上漲了66%,但人們所享受到的服務和1995年相比并沒什么區別,而視頻業務的漲價帶來的服務變化就不同了。
如今,舉例來說,傳統的視頻和語音公司都為顧客提供捆綁服務,滿足顧客所有的通信需要,降低了消費者使用單項服務的成本。如果消費者從同一家提供商購買語音、視頻和互聯網接入服務,通常可以享受到23%的優惠。但若在10年前,這些服務都價格不菲,消費者很可能承受不起,甚至某些服務根本就無法提供。
同時,視頻節目的選擇也大幅增加了。從Dora the Explorer到Fish TV,再到Happy Days,消費者可以看到各種節目。這都多虧了內置于有線電視盒的數字視頻錄像機,或者諸如On Deman之類的產品。
另外,對于那些已經跨越到高清頻道的用戶來說,質量改進是很明顯的,升級到數字信號大大提高了電視服務的質量。現在,電視供應商還提供了一系列的家長控制措施,使父母可以精確地控制在家中收看的節目的種類和時間。而且,由于頻道的增加,在過去10年中,每個頻道的價格實際上是下降了5.3%。
電視特權改革法案的浪潮使消費者在低價格、新產品和新服務等多方面受益。而地方經濟也得益于新的資本投資,就業機會和收入都有所增加。
提供通信服務——語音、視頻和互聯網接入——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參與者除了傳統的電話公司、有線電視公司外,還有衛星、電臺、網絡視頻和無線寬帶公司。一個開放競爭的市場機制可以有效、準確地自我調節價格。解除視頻管制對消費者和經濟發展都有好處,不過這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散播誤導大眾的統計數據來進行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