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6月12日,英特爾、微軟、Google、戴爾、惠普、IBM、聯想等科技公司聯手美國環境保護署、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及其他10多個組織機構,在美國加州共同發起了“地球氣候拯救計劃(Climate Savers Computing Initiative)”。
Google全球運營高級副總裁Urs Holzle稱,IT設備的能源有效利用率還很低。
這一環保聯合行動吸引了多家世界商業巨頭的廣泛參與,旨在通過為計算機和配件設定積極的、全新的高效節能目標,促進高能效計算機和電源管理工具的全球應用,并達到節省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這樣做預計每年節省55億美元能源開支,減少54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支持該行動計劃的IT科技公司承諾:創造高效節能的產品,達到符合或者超越美國環境保護署“能源之星(Energy Star)”的要求。成員公司也必須承諾在其商用臺式機和主流服務器采購中,采用高能效的系統,并在臺式機上部署和使用電源管理工具。
地球氣候拯救計劃的能效標準,初期將遵循美國環境保護署能源之星的指導原則,但在今后幾年內將增加新的要求。例如,2007年“能源之星”的標準要求PC能夠利用80%的電力效率,該計劃則要求到2010年至少達到90%。此外,該行動計劃也為主流服務器的供電設定了更高的能效目標——到2010年電力利用效率要從85%提高到92%。
“目前,平均每一部臺式機有將近一半的電力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每一臺服務器則有三分之一的電力能源被浪費。”Google公司全球運營高級副總裁Urs Holzle指出。
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Pat Gelsinger表示,在利用最新的高效節能技術方面,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而關鍵在于成本。
據悉,為了提高效率,用戶在購買PC機時,需要多增加20美元的費用,在購買服務器時要多支付30美元費用。而地球氣候拯救計劃就是要找出消除這一價格差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