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整體實力上看,國產中間件仍難與BEA、IBM兩大巨頭分庭抗禮。但是,羽翼漸豐的國產中間件已經有了與他們“過招”的力量和勇氣。
“BEA、IBM是中間件行業的巨人,只要你做中間件,你就不能不抬頭看他們。” 在中間件領域做了10年,陳先生對國際中間件廠商的“威壓”感觸很深,“很長一段時間,國外廠商就像壓在國內中間件廠商身上的大山,難以撼動。”
但是現在,形勢開始有所轉變。雖然從整體實力上看,國產中間件仍然難與BEA、IBM兩大巨頭分庭抗禮,但是羽翼漸豐的國產中間件,至少已經有了與他們“過過招”的力量和勇氣。
憑內功與國際廠商短兵相接
2007年3月,金蝶公司的應用服務器成功中標國家“金宏工程”一期。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就此評論說:“政府在如此重大的電子政務平臺建設中采用國產中間件,給國產中間件打了一劑強心針。”
“金宏工程”全稱為“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被不少專家稱為“十二金”之首,參與建設的開發商和集成商幾乎都是業界各路“諸侯”。中間件在“金宏工程”中將起到基礎軟件平臺的作用,各部委的子項系統都將運行在應用服務器這個基礎中間件平臺上,由此可見其對投標產品的“高標準、嚴要求”。
金蝶拿下金宏工程,只是近年來國產中間件頗多斬獲中的一個。根據計世資訊的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國產中間件已經占據了國內將近1/3的市場份額。在東方通、金蝶等一批本土中間件廠商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用戶已經開始認識到國產中間件的價值,一批重量級的用戶都開始選擇國產中間件。
而之所以國產中間件能逐步贏得用戶的認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產中間件廠商練好了“內功”,在技術、性能方面和國外產品的差距不斷縮小。東方通公司副總經理徐志東就向記者表示,在基礎類中間件產品上,東方通的產品和國外產品已經沒有什么區別。
網通集團的一位工程師告訴記者,他們在執行項目、選擇中間件產品的時候,的確首先會考慮該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我們擔心系統上線后出問題,所以對于國內廠商的產品,我們不得不先選用他們的beta版本進行‘壓力’測試,但測試效果往往都還不錯。”

借SOA擴大發展空間
根據計世資訊的報告顯示,中國中間件市場銷售規模將從2006年的18.89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1年的68.22億元人民幣。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土炮”和“洋槍”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如何在國外品牌的陰影下找到自己的市場空間,正是國內中間件廠商在努力解讀的命題。
從2006年開始,SOA的實質性推進成為中間件產業的契機。本土中間件廠商已經認識到,誰把握住了SOA的巨大機遇,誰就能重新改變產業價值鏈格局,爭取到更大市場空間,提升自己的產業話語權。徐志東表示,SOA作為中間件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需要各中間件廠商共同發力。“要讓SOA更加貼近用戶、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逐步將SOA落到實處,進而在中間件市場多分得一杯羹。”
東方通首席軟件設計師朱律瑋告訴記者,東方通 2006年推出了符合SOA標準的企業應用集成開發平臺產品。此外,東方通還推出了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SOA研究與交流的俱樂部——中國SOA俱樂部,加快培養和儲備SOA人才的步伐,力爭通過建立人才優勢獲得決勝的長遠力量。
消除用戶疑慮才是關鍵
在幾年前,曾經有業內人士指出,“資金、技術、用戶”是擺在國產中間件廠商面前的三座大山。但是對于前兩者,目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已經不是問題,國內中間件廠商發展的關鍵還是在于用戶。
“雖然成功的應用案例越來越多,但是很多用戶對于國產中間件產品還是心存疑慮,認為包括中間件在內的國產基礎軟件都不行。這一方面是歷史遺留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國內廠商市場營銷力度不足造成的。”金蝶中間件總經理蔡軍很無奈地說。
這種無奈并非只困擾著金蝶一家,記者在東方通也聽到類似的聲音。徐志東和朱律瑋都對記者表示,國內的一些用戶對于國產中間件的寬容度太低,“國外產品那么貴,即使有了Bug,感覺好像都不太著急。但是對于國內的產品,稍微有點小問題,就無法容忍。”
“以前可能國內的中間件廠商都在埋頭做技術,現在我們也要擴大市場營銷的力度,讓中國廣大用戶了解中國人自己的產品。”蔡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