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筆覺得沒東西寫,或是寫出來完全沒有自己在腦中想象的那么完美,可以說這是很多同學會遇到的困惑。其實要突破這種困境,達到思路流暢下筆如有神的理想境界也非難事。有的同學馬上會說,我知道的,就是要多觀察多寫日記。這種想法自然沒有錯,但僅做到這些有時不免會事倍功半。如何會事半功倍呢,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
一、勤于思索,“借”我一雙慧眼。
要問如何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要多觀察生活,堅持寫日記,自然就會提高了。誠然這是有道理的,但卻不是全部。打個比方說,這只是告訴了我們方向,卻沒告訴我們該選哪條路。比如說多觀察吧,蕓蕓眾生,你來我往,忙忙碌碌,我們是否都要一一細心觀察;春夏秋冬,花開花落,我們是否都要一一用心記下……我們無法做到也不需要那樣做。我們需要有一雙慧眼,來幫助我們有所選擇地去觀察。
那從哪里借一雙慧眼呢,其實我們并不需要外借,因為我們都擁有一雙慧眼,只是需要我們用智慧來擦亮!
例文1.
過河的卒子
10月7日 晴
當我滑著優雅的象步,來到你的身邊時,你說你馬上要渡過這河去,車在前方等待著你,你們要并肩作戰。我把失落深深地藏起,我知道,在這個棋盤里,每一個棋子都有自己的命運,無法改變。
眼睜睜地看著你堅定地一步兩步地往前走去,我只有黯然地退回來,從此固執地守住這框子里的風景,吟哦著春風秋雨。
你已走得遠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回頭,在拚命的撕殺中有沒有感覺累過,但我知道有一天你會沖到最前面的。過了河的你真得很勇猛,橫沖直撞,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擋你的,在你身后留下大片大片焦黃的土地,像千瘡百孔的心,張著干涸空洞的眼。沒有人煙,沒有繁花嫩葉,沒有鳥語花香,只有死寂的空曠,我不知道這樣的勝利于你是什么感覺。在我,只是風一場,夢一場,并不見得比一片白云一絲月光更重要。
你是一只過河的卒子,永遠無法回頭。
而我,依然優雅地滑著我的象步,只是再也沒有走出去。
這段文字成功之處在于把游戲的對弈當作生活的真實來描述,尤其是那個“過河的卒子”,一步兩步堅定地前進,也許他想過要回頭,但卻永遠無法回頭。頓時讓我們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不禁沉浸于對人生意義的沉思。
作者是寫經過一棋攤時看到別人對弈時的感悟。如平常記述,只能算是普通的街頭并不顯眼的一景。但本文賦于“卒子”人性化,頓時讓人有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之感慨! 由此,對所見所聞多思考,或多聯想能由此而闡發的生活或人生的哲理,是我們練就一雙慧眼的終南捷徑!
二、巧用慧眼,發現生活的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這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格言,其實在此也同樣適用。生活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從來就不少,缺少的是對這些美的事物的發現。由此多用巧用我們的慧眼去發現,是寫好日記寫好文章的很重要的因素了!
例文3
小街·槐樹·花魂
11月4日 晴
小街真的很小,短而窄,在上海市的地圖上,你不會找到它的名字,也只有住在這一片的老住戶才知道有這一條街。它小卻不偏,甚至可以說處在居民住宅中心,但它又偏偏非常幽靜,頗有點“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妙處。因為幽靜,所以雅致。盡管小街的建筑沒有什么特色,甚至是丑陋的,但坐在街邊或漫步街頭,我的心卻很容易變得安靜而平和,一種很溫暖的感覺便緩緩溢出心房。我總覺得那縷儒雅恬淡又不失激情的氣息還游走于這小街之上,也許還曾停歇在這小街的樹上。
是呀,這樹,這粗粗的皸裂的樹干,這繁盛而纖纖的枝條。我是喜歡槐樹的,盡管它沒有銀杏那樣的高貴,沒有丁香那樣多情,但它自有它的泱泱大度。它的樹干是彎曲的,彎曲的樹干更見姿態。有姿態就容易輕浮,但它沒有。它那厚重粗糙的樹皮是歲月浣過的痕跡,因為有了這些痕跡它的曲折就有了依托,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地步。
這種隨時間沉積而從容的沉靜是槐樹的魂,也是小街的魂,哪怕是絢爛地釋放自己的時候。槐花是毫不招搖的,白白的花靜靜地掛在枝頭,有小孩去把它搖落,它并不吝惜。但它決不會用大紅大紫來破壞自己的清凈,去招人眷顧,于微風乍起之際,隨風灑落一片清香,大約是它所能做到的極致了。但我愛的卻是落花一地。沒有什么抱怨與悔恨,它做完了它該做的,就悄然隱退,即使是地上干枯了的花也仍保留著最初的白色和盈盈的形態。它就像一個帶著微笑的飄零的夢,落在人們貯滿期待的心上,于是小街就在這樣的期待中鋪展著自己的路。
我們要發現生活中的美,一定要有個性。比如小街的幽靜,槐樹的從容。
平常不過的小街,普通的槐樹,在平常人的眼中可能毫無風景更無美可言,但在作者慧眼中無處不透出幽靜與美,讓人喜愛,讓人沉醉!
三、妙用慧眼,讓文章披上絢麗的華裳。
如果說我們發掘出普通事件所蘊含的關于生活或人生的價值,那么這篇文章便算是有了一個好“身材”了。“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那么剩下的就需要有漂亮的衣服來打扮你的文章了,什么算文章的絢麗華裳呢,美麗的語言便是了。
下面便來欣賞一段美文:
例文4
那些花兒
10月9日 晴
我走出曲折的老弄堂,早有初夏的氣息,剛下的陣雨,把空氣浸得濕濕地,眼前閃過一層層火紅,艷舞飛揚,那是朵朵石榴花。
“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在春花盡退的夏日,獨它映著艷陽開放。
第二日,再見石榴樹時,樹下是一片花瓣鋪成的海洋,雨水潤過的花變成緋紅色,心中不禁油然而生落寞。
花的生命如此短暫,又有何希望可言。
我立在樹下,無情的風讓花離開那枝梢,永遠的。
一縷陽光透過那樹葉,斜斜射入,借著光,我看到花蕾,含苞待放;艷紅的花,吐著金黃的花蕾;已經凋零的花旁有果實的雛形。
早聽說石榴是邊開花邊結果的,感嘆時,想起了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我看來命運如此凄慘的花,原來透著從容和偉大。
她們不會留戀枝頭,舞姿也只會停留在今日,她們飛入泥土,為了明天的希望。
風一下變得輕柔,葉中盛著雨水,也隨之落下,這不是樹的眼淚,而是滴滴雨水在陽光下編織的是花兒的夢,花兒的未來。
我仿佛看到了雨滴中折射出的果實。
仲夏已過,石榴樹已是碩果累累,鄰家摘了送我幾個,厚實的皮,把顆顆石榴護得很好。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墨綠中的火紅,焰火般地跳動,那跳動的是希望,如今終于實現。
我不再感嘆時間的短暫,上帝的不公,如同那花,有花兒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
石榴花確實美,但本文如沒有了那些準確優美的語句,從色到形,從形到姿,再到化作春泥的多情,讓我們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花的情。我們如何能被打動呢!
優美的文字,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那些花兒在作者的筆下有如傷感的林妹妹,又如落入凡塵的仙女,又如活潑可愛的精靈。如此鮮活又有立體感地展現出花兒的美,應該說很大的成分要歸功于優美的文字。
自然,文字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我們要在這方面多努力,平時多積累,下筆時多推敲,修改時多琢磨,只要有付出,相信我們的文字一定會一天天美起來的。
浙江省巢湖市廟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