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鄉接到縣里電話,說明天有三位縣領導到你們鄉檢查農村工作,請作好匯報并安排午餐。鄉黨委書記兼鄉長司思祥馬上召集在家班子成員,開會研究安排接待事宜。
班子成員們一致認為,如意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農民沒脫貧,干部補助長期拖欠發不出來。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還沒有哪位縣領導光臨過如意鄉。于是最后達成共識,趁這次領導下基層檢查之際,再加大力度哭哭窮,讓上級領導多拔點扶貧款。不要白不要。至于午餐安排嘛,咱們是著名的貧困鄉,辦豐盛了怕領導批評不廉潔,弄簡單了又怕有對領導不恭之嫌,這讓大家為了難。
還是司書記見識廣,他說可采用外儉內豐的形式,既保證領導們吃起來心里舒服,看起來又好像是家常便飯。大家連連鼓掌,說這主意好!
第二天一早,縣里三位領導坐著三輛小爭來到了如意鄉。他們先聽匯報,然后驅車檢查了兩個村,一返回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司書記請領導們入席,示意服務人員上菜斟酒。
三桌上來的菜不是盤裝碗盛,而是大面盆,標準的四菜一湯:一盆燒土雞、一盆野鴨、一盆蒸螃蟹、一盆爆炒鱔魚絲、一盆野生甲魚湯。酒是10斤裝的一大塑料壺散白酒,令這些酒精(久經)考驗的油袖(優秀)干部驚喜不已!
酒菜上齊后,司書記致辭:“各位領導蒞臨如意鄉檢查指導工作,是如意鄉人民的榮幸,今天這桌上的菜,都是各村群眾聽說領導下基層關心人民疾苦后,自發地送到鄉政府食堂的,沒花什么錢;酒是當地小酒坊自己釀的散白酒,店主特送過來請領導們品嘗品嘗!”
“好,好!”縣領導們高興地說,“誰說干群關系惡化?從如意鄉群眾對領導的尊重,我們看到了魚水深情的關系!”
鄉班子成員們紛紛輪流向上級領導奉菜敬酒,領導們一個個吃得有滋有味,咽菜飲酒,一再表示回去之后再給如意鄉解決一批救濟款。
飯畢,領導們又對鄉黨政干部勉勵一番,就準備啟程回縣里去了。臨上車前,領導的秘書對司書記說:“三位領導說,你們如意鄉的水沒被污染,小酒坊釀出的酒甘醇可口、濃郁綿軟、回味悠長,這酒泡藥治腎虛最有效,每位領導想買10斤,你去安排一下。”
司書記一聽差點沒暈過去,這牛皮吹大了,怎么個收場呀?這所謂的散白酒實際上是在市里買的原裝“五糧液”倒進塑料壺里的,一瓶近400元呢!
責任編輯 趙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