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圍繞著五感教育,提出了很多訓練理念和方法,讓父母循序漸進地對寶寶展開訓練。而在感知覺啟蒙的過程中,父母常常會出現一些想法上的誤區,這并不利于五感教育的正確進行。

誤區一 與生懼來,無需訓練
有的父母會認為,我的寶寶出生的時候很健康,耳聰目明,四肢康健,根本不用訓練,自然而然地成長就好。其實五官的生理成長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刺激,只有在動態的生活實踐中,按照科學有趣的方法進行啟發,才會讓寶寶發育得更好。
走出誤區:要牢牢記住一點,父母的留心,會讓寶寶更加聰明!五感訓練對大腦發育有著基奠性的作用,通過有目的性的引導,加上本身生理的正常發育,才能夠真正促進寶寶的全面成長,快人一步。
誤區二:以目的為導向
新生兒的感官發育尚處于待發掘的階段,需要耐心地、一步步地進行開發,有些心急的父母希望馬上看到效果,而有些急功近利,采用一些不適合寶寶年齡階段的訓練方法,比如用強光刺激寶寶的視覺、用強勁的音樂來“喚醒”寶寶的聽覺,甚至用白酒來測試寶寶的味覺,這些方法是萬萬不可取的,非但不會對寶寶的成長有利,反而會損害到感官的健康。
走出誤區:寶寶的五感發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父母在其中的角色并不是要得到某種結果,而是和寶寶一起體驗這個成長的經歷,多了解寶寶的成長特點,多學習一些五感訓練的方法,在快樂的親子游戲中,見證寶寶成長的每一步。
誤區三 杞人憂天亂擔心
怎么逗了半天,寶寶還是沒反應?有的父母因為寶寶的不理不睬而擔心不已,是不是眼睛看不見?是不是聽不到聲音?以致于產生憂郁心理,甚至成了醫院的常客。
走出誤區:寶寶可不是你想像的那么脆弱,生來健康的小家伙,也有自己接受事物的風格,也許他正在慢慢地感受你的訓練方式,不要著急,他一定會給你反應的,耐心地等待吧,你的心血不會白費的!
誤區四 輕信他人不自知
每個寶寶的感知覺發育期都有所差異,有的寶寶特別喜歡用眼睛看,而有的則喜歡用耳朵傾聽,還有的對氣味格外的敏感。有些父母不了解自己寶寶的感知特點,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經驗”,比如開燈睡眠有利于寶寶視覺的刺激,殊不知這樣做,刺激是達到了,但卻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了傷害,對寶寶的均衡發育更為不利。
走出誤區:要有意識地觀察寶寶的感官特點,鞏固優勢感官,通過各種方式來彌補寶寶感官中的不足,快樂的親子交流中,寶寶的感官發育會慢慢持平,進而并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