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上,我清晰地看到了她。瘦削的臉頰、矮小的身材,在現場觀眾的注目中,鎂光燈的映照下,她靦腆、羞怯地站著。梁群蘭,一個普通至極的農家婦女。
2006年3月,梁群蘭的丈夫張少華在一次騎摩托車回家途中,因車速過快,將一行路婦女撞倒后逃逸。傷者何慶入院后深度昏迷。事件中的兩個家庭極其貧困。何慶的丈夫四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一個15歲的女兒和一個13歲的兒子,母子三人靠何慶在一家超市打工每月幾百元錢的工資生活,面對昏迷的母親,兩個孩子手足無措。得知消息的梁群蘭在無法說動丈夫的情況下,自己替丈夫去交警隊自首。頂著巨大的壓力,她四處籌集醫療費用,并默默地承擔起護理、照顧傷者的責任。
而梁群蘭家有一雙4歲的雙胞胎女兒,給人打工的張少華是這個家里的唯一支柱。張少華從小喪父,母親又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梁群蘭自己的母親患鼻咽癌多年。這個極度困難的家庭原本就步履維艱。
但就是這樣一位孱弱婦女堅韌地面對著傷者家人的責難和大山般沉重的醫療費用,向親友、鄰居借錢,去街上下跪募捐……為護理傷者,她把兩個孩子托付給鄰居,自己的母親去世,她都趕不及最后看一眼。
“再難,我也會堅持,做人要有良心,負責任。我不想兩個女兒長大后自卑,認為她們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7歲只有初中文化的梁群蘭說。
“生活中的不幸像一道閃電,可能撕裂天空,也會照耀大地。”這是2006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方對梁群蘭頒獎詞中的一句話。晚會現場,梁群蘭從何慶女兒周倩文手中接過獎杯。許多人不禁落淚。
在災難、陰霾的生活谷底,一個弱女子勇敢地站了出來,良知、道義成為一道心底的光。這光凸現著挺拔的人格,如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