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之夜,紡織廠職工住宅樓喜氣洋洋,人們正在歡度佳節。誰也沒有想到,一位剛滿20歲的女大學生竟從自家五樓陽臺上縱身跳了下去,當場身亡。
消息傳開,人們無不為之痛惜,同時也議論紛紛: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怎么會自殺呢?她的父母太粗心了,難道自殺之前一點征兆也沒有嗎?有,可惜的是并沒有引起家里人的重視。她母親說:“這孩子的脾氣怎么忽然變壞?”是啊,本來是個開朗大方、活潑好動的姑娘,以前每次放假回到家里,總是圍著媽媽轉來轉去,說呀、笑呀、唱呀。可是,這段時間卻很少說話,更聽不到她那清脆、甜美的歌聲。特別是她變得冷漠起來,對媽媽和其他親人一點也不親了,總是一個人坐在自己的小屋里發呆。妹妹還聽過她一個人偷偷笑的聲音。自殺前半天,她一動不動地看窗臺上的金魚,竟連續看了三個多小時。
女兒性格和行為發生了改變,父母卻誤以為是“姑娘大了,能沒有點心事嘛!',其實,在脾氣變壞的背后,常隱藏著多種嚴重的疾病。這位女大學生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她在放寒假前一個多月就已經出現了性格和行為的異常:嚴重失眠、情緒不穩、多疑、敏感,對同學說有人要害她,甚至已發展到不能聽課的程度。臨回家時,老師囑咐她到家一定要到醫院去看病。可是,精神病人都否認自己有病,她怎么會告訴自己的父母呢!回到家后的反常現象又被父母忽略了。這個令人痛心的悲劇告訴人們: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同事性格或行為出現異常時,必須提高警惕,認真對待。那么,以脾氣改變為重要征象的疾病究竟有哪些呢?
老年人 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記憶力減退之后,性格變得主觀、固執、多疑、急躁、自私、喜怒無常,和家里人處不來,常為生活小事而爭吵,甚至蠻橫無理,行為古怪、幼稚或愚蠢,讓人啼笑皆非,難以捉摸。這時,要想到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老年性癡呆。
更年期婦女 如果更年期婦女出現性格改變,變得急躁、好生悶氣、好挑剔,或抑郁、焦慮不安,合并有乏力、失眠、多汗、心悸等自主神經失調癥侯群,應想到更年期綜合征。若癥狀較重,出現恐懼、極度緊張、悲觀,有自殺念頭,或總認為自己得了怪病和不治之癥,則要考慮更年期精神病中的一個常見和主要的類型——更年期憂郁癥。
青壯年人脾氣改變若發生在青壯年尤其是青年人身上,首先應考慮精神病,而最常見的又是精神分裂癥。病人的主要表現是:情感淡漠,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思維破裂,意識清楚,但講話內容缺乏內在的聯系,是斷續詞句的堆集,聽后不知所云;行為退縮,脫離現實,產生幻覺等。
慢性病人 某些嚴重的慢性疾病,在病情進展過程中可出現性格改變,多表示病情加重。常見的有:肺心病——出現幻覺,言語錯亂或行為反常等,多是合并肺性腦病的重要征象。肝硬化一出現煩躁、易怒甚至毀物、打人,可能發生肝昏迷,不可掉以輕心。
長期用藥者 長期應用一些藥物,如氯霉素、異煙肼,腎上腺皮質激素、溴化物、阿托品、莨菪堿、氯喹等,若出現性格、行為的改變,應考慮到藥物中毒性精神病。
嗜酒者 長期較大量地飲用烈性酒,如出現性格改變,冷漠,粗心,對工作和生活無興趣,同時智力減退,很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